如何把藏传佛教密宗思想或者佛教禅学思想渗入景观设计中?
禅学强调的是顿悟。您可以对您想要达到的效果提一个“疑情”,一直想下去,不要逻辑推理,不要分析判断,到了一定时候你的灵感就会展现,这就是顿悟的一个小的体现。比如阿基米德泡浴缸想到浮力,瓦特看见开水壶发明蒸汽机,牛顿被苹果砸想到万有引力定律,都是顿悟。另外禅宗是无相的,就是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密宗可以用曼陀罗思想融进景观设计里。曼陀罗就是坛城,您可以把景观作为一种坛城来表现。具体可以素材可以到网上去搜。另外也可以参照一下西藏的唐卡艺术,把它大胆的融进去。
曼陀罗或称满达、曼扎、曼达,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场,以轮围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扎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以曼达的形式来供养整个宇宙,是很多方法中最快速,最简单,最圆满的。曼陀罗是僧人和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曼荼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曼荼罗又译曼佗罗、慢怛罗、满拏罗等;曼荼罗意译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藏语dkyil-vkhor,音译吉廊,意译为中围。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依照曼荼罗的各种含意,它就是各个宗教,为了描述或代表其宗教的宇宙模型,或显现其宗教所见之宇宙的真实,所做的万象森列,圆融有序的布置」,用以表达宇宙真实万象森列,融通内摄的禅圆。
根据《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密教在诸尊集会场所的布置和宗教成就的次第方面,有胎藏界及金刚界两部曼荼罗,分别呈显原本是佛子的每个宗教人才都在上师祖佛保护栽培之中和金刚而不染的无上宗教成就需要教众学人自立自强以求的涵义。在能够即身成佛的教义和教仪中,则有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等四种。密教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等五智和身密、口密、意密等三密,就以象徵的形式藏在这些曼荼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