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月下斩貂蝉

导读: 熟悉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觉得笔者把关羽与貂蝉联系起来谈,有点匪夷所思,甚至带着点桃色的八卦心态在里面。其实不然,三国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关羽与貂蝉还真是结了一点小缘分,这就是在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中反复出现的关羽斩貂蝉的主题,典型如京剧《斩貂蝉》。

关羽

与关羽不同,貂蝉可是地道的文学虚构人物,其历史原型是董卓身边的一个侍婢,吕布与之私通,心不自安,遂与王允等谋诛董卓。在后来的故事演变中,貂蝉成为王允反间计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棋子。

表面上看,义薄云天的关羽与这位月亮见了就要躲的美女八竿子都扯不上关系,可为什么这些民间艺术家要多此一举呢?一是民间艺术家也是人,多少对美女和英雄之事有点兴趣,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在这些民间艺术家眼中,只有在女色试炼之前,能做到坐怀不乱,方显英雄本色。而吕布不够份儿,三姓家奴,又沉溺于貂蝉的石榴裙下,让人看了觉得挺没劲。换了关羽,义气干云,乃世间一奇男子,这样的英雄经过美人关的考验,才让人啧啧称赏。只可惜,民间艺术家们虽有好慕英雄美女的兴趣,却无怜香惜玉的心情,最终免不了刀光一闪,人头落地。正所谓:“关公斩了如花女,帐下三军尽吃惊;欣羡关公多美德,绝色佳人不动心。”可见,尽管民间艺术家们着力描写了貂蝉的魅惑,但其目的还为了突出关羽斩杀此“妖女”的勇决和气魄。这种以杀漂亮女人而表现所谓的英雄气概,以现代人眼光看,实际上很野蛮,也很不男人,但在古人那里却稀疏平常,我们也在其他小说中可以见到类似的故事,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杀潘金莲等。

二是作为历史上的大英雄,关羽本人在男女事上似乎不那么“干净”,出于消除污点的目的,三国故事的讲述者们也需要一个故事来为关羽正名。这一点还得从历史上的一桩公案说起,裴注《三国志》引了王隐《蜀记》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曹操和刘备围攻吕布时,吕布让手下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向关羽求救,并许诺事成之后,把老秦的妻子让给关羽,关羽答应了,反复向曹操求情。曹操先是允诺,后觉得关羽这么猴儿急,当中有猫腻,所以城破之日,抢在关羽之前,夺了老秦的妻子,一见果然美若天仙,于是自己就纳了。关羽白落一场空,“心不自安”。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姑且不论,但它确实捅了马蜂窝,对关羽的正面形象很不利,故在关羽崇拜日益盛行的宋代之后,这个故事的存在几乎就是关羽粉丝们心中的一根刺儿。不断有文人、史家为之辩诬,斥责《蜀记》这段记载荒谬不经,大违关公义薄云天的品性。辩诬之外,改写也是一种能有效地消除坏影响的方法,于是在文学化的三国叙事中,关羽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被后人附会篡改,变成了月下斩貂蝉的“英雄壮举”。

既然三国故事的后世讲述者已经扳回了关羽形象的不利局面,为什么小说《三国演义》却没有这一情节呢?这是因为小说作者很看重貂蝉,这位美人干了许多英雄都难以做到的事,比爷们还爷们,而关羽杀之,实显不武。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时就指出了这一点:“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女将军真可畏哉”,“最恨今人,讹传关公斩貂蝉之事。夫貂蝉无可斩之罪,而有可嘉之绩”。为关羽、貂蝉两位正面角色的“尊者讳”,小说把斩貂蝉的情节刊落不提了。

不过,放在今天,秉持着现代的爱情观,好事者根据关羽貂蝉此事,没准也还能敷演出一篇回环曲折的爱情故事呢,当然,这已经不是《三国演义》所能涵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