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比不上韩信?同样都是出川,韩信为何就能成功?
主要原因是韩信没有碰到曹操,两人所处历史环境及身份完全不同,诸葛亮是军事政治外交一把抓,整个国家的军政都系于他一人身上。
刘邦、韩信面对的是中原地被项王分封为十八国的乱局,诸侯各自为战,项王到灭火,仅关中就分为三秦,三秦王丧失人心;而汉王入关后的的“约法三章”及后来项羽的倒行逆施,又使汉王大得人心,所以韩信能出其不意,扫灭三秦夺得关中。
如果刘、韩遇到好是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北方政权,韩信暗渡陈仓恐怕就没那么好使了。韩信自然是千古名将,但其实孔明也不差,主要是局势不同,如果韩信遇到曹魏遇到司马义,兵仙也会很难的。
何况三国的形式是已经是三分天下。曹魏已经是气候,而项羽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人心都没有归顺。北伐效果肯定不行。 诸葛亮权力欲望太强,不肯放权给下属,又不愿意吸取手下的良好建议,打仗只喜欢卖弄排兵布阵,对于奇袭与间谍运用和敌后扰乱工作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军事才能与前苏联朱可夫元帅差不多,只要人够,粮食到位就冲,一但粮草不足,前期失利,一个字先撤,然后再准备。 周而复始,一无所成。国内不敢用年轻人来用,来培养,更不愿意招纳天下奇才,深怕别人超过他。
自从关羽失荆州、刘备兵败东吴,蜀汉实际上已经面临灭国的危险了,若无诸葛蜀汉可能已经瓦解了,所以后来即便他北伐,首先考虑的一定还是整个国家的安危,兵贵在出奇制胜难道诸葛不知道吗?
只是当时诸葛带的十万兵马是蜀汉仅剩的命根子了,倘若听信魏延子午谷之计万一兵败后果可就不仅仅是一场败仗了,很可能会动摇国家政权,诸葛不可能去赌,这是有他特定的历史原因的!反观韩信他只是一个将军,只需要带兵打仗,至于其它政治上的事还有刘邦,张良,萧何,陈平等一帮能人来处理,及时打败了,也不会动摇刘邦根基。
试想一下,赵云若是牵制了更多的曹魏关中主力,马谡若是有足够兵力顶住张郃的攻打,诸葛亮便有充裕的时间肃清陇右残余的曹魏抵抗势力,那么北伐的形式可就大不相同了。
所以,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在战略上没问题,只是蜀汉的军力撑不起他如此庞大的计划,导致最具突袭性的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往后的出兵,可就没那么有突然性了。蜀军还未出川,魏军早就严阵以待,诸葛亮接下去的数次北伐,以及继任者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取巧讨便宜的地方,全是实打实的苦战。
韩信面对的是散乱的天下,各个诸侯勾心斗角,项羽主力当时在齐地平乱,章邯带领的秦军毫无战斗欲望,诸葛亮面对的是三分天下已得其二的强魏,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了,诸葛亮不如韩信打仗厉害那也是正常的。放眼上下五千年,能比韩信强的,我真想不起来。
第一点,韩信的老板是刘邦,诸葛亮的老板是刘禅,这能比?
第二,刘邦手下能人异士多,张良,萧何,韩信……诸葛亮既要当爹又要当妈。
第三,国内矛盾,韩信的能跟诸葛亮的比?荆州派益州派没矛盾?环境不一样。
第四,诸葛亮面对的是统一已久的魏国,韩信呢?
第五,关羽,把荆州给整没了,失去了战略要地。蝴蝶效应起来了,张飞也挂了,刘备伐吴,家底也赔光了。夷陵之战后的季汉能跟夷陵之战之前的相比?
就算失去荆州,没有夷陵之战的打败,那都好很多。子午谷,五千人,就算魏没做准备,五千人来到长安城下,长安守军就会像刘禅一样立马投降?然后魏帝也怕了,然后直接举国投降?奉魏延为帝?五千人,就算长安投降,那魏得到消息派大军前来围城,五千人能守得住?诸葛亮大军能这么快来集合?如果长安不投降,五千人能打得下来?
完全不一样的人才,综合诸葛亮比韩信强的不止一点,诸葛亮出来辅助刘备,刘备还在寄人篱下,韩信跟随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是第二大势力,并且秦国没有了皇家,刘邦是当时秦百姓最支持的人,况且出川有韩信毛线关系,整个还定三秦有韩信什么事?
刘备和刘邦也还是有距离,你看电视电影以为韩信有多牛,实际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主战场就是刘邦自己打的。你以为刘邦老输?事实是刘邦领导汉军一直在推进,最后逼到楚军连饭都吃不饱,韩信才敢出来。韩信换成诸葛亮,刘邦一样赢下楚汉之争,诸葛亮换成韩信,历史书上将不会有刘备的记载,无为一生。刘备的成就,诸葛亮的功劳绝对前三,刘邦的成就,韩信前十也排不进。
诸葛丞相的千钧重担不是韩信可以比的!再说韩信面对的敌人虽然多,但都是禄禄之辈,乌合之众,蜀汉面对的敌人不多,只有两个,但都是精兵强将组成的!
曹魏一方虽然曹操已死,但是谋臣司马懿也是当世无双,西线战将很多。东吴孙权收下也是能人辈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也绝非泛泛!所谓时也命也!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也是经典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