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窑湾有什么好玩的

古镇四险

哨楼林立

窑湾有军事哨楼18座,还有7座过街哨楼,如东城门、西城门、北城门、南哨楼、华棠门、西水门和东水门过街哨楼。另外,西当典两座哨楼,东当典一座哨楼,苏镇扬会馆一座哨楼。每座哨楼四面都设枪眼。

四面环水

窑湾四面环水,南有大运河,西有老沂河,北有小山河,东有护城河,中有后河,把一条古街圈围起来。窑湾在1914年前没有桥,进古街全靠船渡。后来东城门和北城门在护城河上建有吊桥,白天人群由吊桥出入,夜间吊桥提起,城门关闭。1914年吊桥不在吊起,行人随便通行。

八方炮台

清道光年间,武举人臧纡青曾在窑湾四面城墙设八处炮台,架上土炮,射击威力较大,河内大船亦可击沉。

曲街深巷

窑湾地形弯斜,街道仅2.5米,狭长弯曲,到处是高墙深巷,外地生人白天入街都会迷路。[1]

古镇五奇

鸡鸣三县

窑湾位于邳州、宿迁、睢宁三县交界处,每当窑湾鸡叫,三县都可听到,故称“鸡鸣闻三县”。

一镇两县

窑湾自汉代起就是下邳和海州交界处的乡间圩集。唐代时,在沂河西岸设邳州窑湾隅头镇,沂河东岸设宿迁窑湾合口镇。清康熙八年(1669年),郯庐发生8.7级大地震,隅头镇沉陷地下,剩余幸存者迁入合口镇,从此窑湾邳宿两镇合为一个窑湾镇,镇中心有一条界牌街,街中设一过街楼,楼下有一界石,上面刻有“邳宿交界”。街东为宿迁管辖,街西为邳州管辖。

街天一线

窑湾古街道较窄,仅8尺,曲型街长6华里,街两侧楼高20丈,楼檐交错,举目望天,街天一条长线,古称“一线天”。

日落街南

窑湾地形斜,街道是由东南弯弯曲曲通向西北。隋唐时期开发大运河,又将南街斜削一块到岸西,站在窑湾码头看落日,好像“日落街南”。

奇门遁甲

窑湾自楚汉就是一个古营盘,驻扎军队。公元前209年,楚王韩信建都下邳,东军营设在窑湾,按古老孙子兵法,实施自然水土工程,利用树木蔽体构成奇门遁甲八卦阵势。1139年,岳飞率10万大军驻窑湾,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抵抗金兵南犯。1324年10月4日,徐达和刘伯温率军25万大军在邳宿一带与元军10万铁骑决战,刘伯温利用奇门遁甲八卦阵势消灭元军。清道光年间,窑湾臧位高、臧纡青在窑湾利用古代军事地形,建造砖石结构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防犯太平天国军队进攻。[1]

古镇八古

千年古槐

位于原山西会馆内的一棵古槐,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汉末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兄弟三人初创业于下邳东30里(今窑湾处),大将关羽驻守此处,他的战马就拴在这槐树上。现在古槐枝叶茂盛。

黑陶古窑

在秦末汉初时期,古沂河湾东、骆马湖岸西是一片淤泥地带,这里的劳动人民利用淤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泥瓦缸、瓦罐盆、碗、壶等,然后搭地窑烧制成黑陶。窑群从沂河两岸向东,方圆20余里。有上窑、下窑、五里窑、六座窑等,烧出来的黑陶器具,由大运河运往苏鲁各地出售。

汉时古桥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窑湾土圩子为韩信驻军东兵营区。从窑湾通往下邳修建通道,在沂河上架起一座五洞桥,桥宽12尺,长50尺,砖石结构,桥下5个洞口,每块砖重40斤,此桥位于窑湾西小街南边,已不存在。

韩信点将台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将军队分为邳东、邳西两处大营,东汉大营设于窑湾圩子。修圩门,建校军演武场,立点将台,位于现在窑湾中学北广场。1931年,张华棠将军在这里建立“五四公园”,铲平乱坟堆和点将台土台,在点将台处重建砖木结构抗日宣传演讲台,现不存在。

楚王城楼

公元前209年,宿迁楚霸王项羽起兵灭秦,他带领2000农民来到窑湾,站在大东门土城楼上,号召烧窑工人起来造反,推翻暴君秦始皇。后来当地人称大东门为楚王城楼,现已被毁。

关羽马槽

东汉末年,关羽驻守沂河湾处(今窑湾),战马拴在一棵古槐树上,树下有红石马槽和半片碾盘磨刀石,称之为“关羽马槽”和“关羽磨刀石”,现已留存。

玄帝庙

玄帝庙建于宋代景德四年(1007年)。前后两进大院,前大门三间供灵官像,中大殿供玄坛大帝,两侧有龟蛇二将,后大殿供太上老君,至今留存。

古镇码头

隋唐时期,开发大运河,将窑湾南街斜削去一部分到河南岸,岸南称窑湾西小街,岸北为窑湾水旱大码头,南北漕运粮食和东海运来的食盐都在此码头装卸、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