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天宫二号,都带了哪些“法宝”?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是天宫二号试验任务的一部分。伴随卫星采用了小型化、轻量化、功能密度的设计,使卫星结构小、重量轻,却实现了高功能密度的设计结果。

伴随卫星将在在轨任务期间开展对空间组合体的伴飞以及多平台空间协同等试验,为主航天器的技术试验提供支持,并进行多项新技术的试验,拓展空间技术应用。

地面上,由于重力作用,不能建立大尺寸液桥,但是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利用大尺寸液桥,就可以开展微重力热毛细流动的科学实验。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康琦研究员的话说:“为生产出高质量的半导体材料,就要科学控制单晶硅在晶体生长过程中浮力对流和热毛细对流的影响,而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环境将使科学家深入剖析热毛细对流的真实过程。”

“天极”也不是普通的伽玛射线望远镜,它可是探测伽玛暴所发出的伽玛射线的偏振的神器。那么什么是伽玛射线、伽玛暴和偏振呢?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又可爱的“天极”望远镜到底怎么回事呢?具体信息请移步这里观看。?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发展空间生命生态支撑系统,实现粮食和果蔬种植,不仅是空间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空间的重要保障。尽管目前在空间已经进行了多次植物生长试验,但是,要在太空条件下成功地实现粮食与蔬菜的生产,为宇航员长期空间生活提供食物来源,还需要解决包括微重力在内的极端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等诸多问题。天宫二号高等植物培养箱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植物。然而此次培养过程与以往不同,它将开展我国首次为期6个月的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并且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