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功成名就的诸葛亮,杜甫为什么要为他惋惜?

?这份惋惜不仅是对诸葛亮更是对自己的惋惜之情。《八卦图》前两句试分别是: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从这两句诗描写了诸葛亮前半生的丰功伟绩,创造了八阵图,为蜀国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诸葛亮的生平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请出了诸葛亮后,诸葛亮的才华和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刘备身边诸葛亮散发着他智慧的光芒。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国统一天下的伟业而奋斗中。那拥有如此多的丰功伟绩并得到重用的诸葛亮有何遗憾?答案就在后面的两句话: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诸葛亮辅佐刘备后代时,发生了种种事情导致诸葛亮在朝政事物的话语权降低,蜀国也一步步走向腐败。统一天下的伟业难以实现,尽管,晚年诸葛亮依旧为大业努力着,但奈何时局已定,难以扭转乾坤。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统一大业也没有完成,这就是诸葛亮的遗憾。

从杜甫的角度来看,杜甫年少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重用,朝廷用一个小小的毫无实权职位打发了杜甫。尽管如此,杜甫依旧在岗位为为百姓奔走,体察民苦。中年的杜甫被贬谪,此时的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百姓疾苦。

杜甫的遗恨是对朝廷腐败的遗恨,是对当朝者不管百姓疾苦只争权夺利的遗恨,更是对自己的壮志难酬的遗恨。因此,这种遗恨是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恨,更是对自己才能得不到施展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