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东海神庙的盛况

东海神庙位于莱州城西北18里,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开始,在前代海水祠基础上,大修海庙,并立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曾在莱州掖县落难,被敌兵追杀,单身躲进海水祠,安然脱险,登极后即派大将郑子明来掖县,重修东海神庙。东海神庙占地四十余亩,三进院落,中为大殿,前为庙门,后为寝殿。建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大殿顶部为黄琉璃瓦,中饰绿心,蓝绿紫色剪边,红墙,檐灰色斗拱,绘以仙鹤图案,檐角飞翘,古朴清雅,雄伟壮观。檐下两巨匾横悬,上匾蓝底金字题写万派朝宗四个字,浑厚有力,相传为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下匾金底黑字题写海天浴日四个字,苍劲挺拔,相传为明代嘉靖时宰相严嵩所书。大殿四壁彩绘海神龙王出宫入跸图,所绘诸神形态各异,造型威武,栩栩如生。相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1946年秋,蒋军大举进攻胶东,为防止敌人在庙里按据点将其拆毁。庙里所藏有价值的历代碑刻有二百多座,在文革中被全部损毁,仅存遗址。

当年这里店铺林立,每年庙会这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当年这里就是旅游胜地,全国各地客商在这里云集。

莱州市人民医院南面的千佛阁,里面有东海神庙复原模型。据传:东海神庙在明朝时曾与莱州城一起大规模扩建,正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一模一样,气势雄伟,据说只比太和殿矮了三层砖。

东海神庙历经数代精心修葺扩建,占地100亩,拟重修恢复其古建筑群体。包括:

1、石坊。规格为三门四柱白石坊,上横书正楷大字“朝宗”二字。朱漆大门口,巨大的白理石石狮蹲立两侧。

2、八角御书亭。亭内藏有清康熙皇帝御书“海天浴日”等历代碑刻三十余通。

3、钟楼和鼓楼。位于御书亭前方,东南建钟楼,西南建鼓楼,两侧东西建廊庑九间,“塑海山云龙之像”或绘壁画。

4、大殿。位于御书亭后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覆顶,蓝绿紫色剪边。檐下二巨匾横悬。上匾“万派朝宗”四个楷书大字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殿内正中供奉东海神—东海龙王之像。塑像高大端庄,威严肃穆。身侧有两侍童,前面两侧有“左辅右弼”二臣,另有巡海夜叉二神将。大殿四壁则彩绘海神龙王“出宫入跸图”,描绘海神龙王出宫行雨:海神龙王乘御辇发号施令,风婆、闪光娘娘、雷公、雨师诸神一齐施展神威,行雨完毕诸神将偃旗息鼓拥载着海神龙王凯旋而归。恢复掖县八大胜景之一,有名的“海神画壁”。

5、寝殿。大殿后院是寝殿,是海神龙王与海神娘娘休息的地方,内塑身着便装的海神龙王与二位娘娘之像。

6、风云雷雨祠。寝殿东南建有“风云雷雨祠”,内有风、云、雷、雨四神之像。

7、孙母祠。寝殿西南为孙母祠,即孙妈妈庙,内塑孙妈妈拄着拐杖,身旁蹲着一只白狗,俗称“打狗孙妈妈”。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为纪念孙妈妈,报答孙妈妈一饭之恩而建的。

8、望海楼。海庙东北建有“蠡勺亭”,俗称“望海楼”,是海庙最高点,登其上可尽览东海胜景。庙内还可恢复其它诸神小庙,如龙王驸马庙、土地祠等,并建大小官厅,僧、道房等等。还有八卦井、百果树、以及张宗昌所立的鹰头碑等等。庙四周则广植杨、柳、椿、榆、松、柏等树千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