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屯、宿城、无盐、赤脸店、护驾,东平县这些地名都是怎么来的?
东平县因东原底平而得名,在历史上曾经分别为:东平国、东平郡、东平府、东平州。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东原文化,产生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地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东平县那些地名究竟是怎么来的。
1、后屯:原名龙山屯,因为有重名的现象,而且本村位于小屯以北,所以改称为后屯。
2、宿城:西周时期为宿国封地,王城在今东平县宿城西门一带,宿城之名源于此。春秋时期仍为宿国。秦代设无盐县。汉代设东平国,王城在宿城。魏晋南北朝时期,设东平郡,治所在宿城。隋代设宿城县,唐代改宿城县为东平县,东平方言称宿为 xǔ ,有些研究误称为须城或须昌城。
3、稻屯:因为此处地势低洼多水,种植水稻、蒲草,因有稻蒲荷香的美景,所以沿用稻屯之名,也称为稻屯洼。
/35a85edf8db1cb13e00ce2dbd654564e93584b9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3、护驾村:传说宋代的一位皇帝,经过东平,村民护驾而送,因此得名。
4、赤脸店:据传,西汉时期,当地农民受起义军赤眉军的影响,把脸涂成红色,在此地设店作为联络标志,因此得名赤脸店。
/aa64034f78f0f736aef092c90155b319eac413e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5、罗庄:相传村里有一座古庙,庙内有大锣大鼓,因此取名锣鼓庄,后简称为锣庄,随着时间的推移,锣庄变成了现在的“罗庄”,也有传说因罗姓群居于此次,故得名罗庄,鼎鼎大名的罗贯中就是罗庄人。
/7acb0a46f21fbe09247f1ddc60600c338644add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6、一担土:建村时因为此处有两座对称的小土山,远远看去很像一只扁担挑着两座土堆,因此得名一担土!
7、营子:据传西汉时期,此地驻有守卫东平国王城(宿城)的军营,因此取名营地,后沿革为营子。
8、半倒井,原名清溪村,因村南有一口倾斜的井,形如摔倒,又因为井口直径近似豆腐梆子,因此称为梆子井,也称为绊倒井,后通称为半倒井。
/aec379310a55b319eef75cbd48a98226cefc17ef?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9、范村:传说明朝初年,大清河经常泛滥,因此称为泛村,后沿革为范村。
10、古台寺,传说此地有一寺庙,寺内有一大鼓台,因此取名鼓台寺,沿革为古台寺。
11、大井:原名多井村,沿革为塔井屯,后改成为塔井、大井。
12、无盐:周代时期齐国设无盐邑,秦代设无盐县,王莽时期更名为无盐亭,又名亡盐,隋代复称为无盐,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