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八卦园欣赏
就哈尔滨这么一座冰雪之城,想必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在这冰天雪地之间居然藏有一个“秘境江南”。说实话,这对于从南方来的我,且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我,还是很意外的。
“西郊山林”,这名字听起来并不显得很江南,倒是有几分北方的意味。
哈尔滨朋友说,你们南方人想来东北看雪,我们东北人想去南方看园林。
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水榭长廊、皓月勾桥,如今这里是在道里区泰山岗隐藏的一个绝美的打卡地,是哈尔滨迷你版“苏州园林”。
如今,西郊山林算是圆了他们的一个小小的梦,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欣赏一番。
冬日的西郊山林被一层白雪包裹着,这是在南方难以见到的大雪,不论是地上,屋檐上,那雪厚得令我这个南方人感到惊叹。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经过十余年投资与建设,初步打造成了林木覆盖率80%,树种近百种的园林景观。
但令园主最是骄傲的还是一颗树龄15年的银杏树,这也是西郊山林的招牌。
这棵银杏树不仅开创了北方引入银杏树的先河,也有了后来在黑龙江乌吉密30万棵银杏树成林的景象。另外,园中白桦树是从大兴安岭移栽过来的。
林木之间,粉墙黛瓦尽显古韵。在这里,有点儿分不清江南和徽州,南方小调或隐或显。
每处小门处的题字、对联都有说道,有的意向泰山天街,有的来自安徽的西递、宏村,有的是园主的老父亲信手拈来。
据介绍,这既是黑龙江省首例江南建筑群,也是北方植物为主体的活体植物博物馆。
自开放以来,不仅成为哈尔滨人门口的小江南,也受到了许多古琴、汉服爱好者们的青睐。更有雅士常住园内,弹琴绘画,修身养性,恬静怡情。
大概是有一份小得意吧。本地人朋友带我来这里的时候,是充满了无限期许和自信的。
他说,夏天的时候,这里格外诗情画意,经常周末自驾来此。
虽然距离城区很近,自驾半小时就能抵达,但它却隔开了城市的喧嚣,让心灵不再浮躁。还有人在这里搭露天帐篷,夜里听蛐蛐叫,数天边的星星。
看着朋友的陶醉神情,不由赞叹,如果说东北的雪对南方人有一种向往的话,那么南方的诗情画意对东北人来说也是一种憧憬。
漫步园内,奇石名树随处可见,“聊为山水行,玩奇石路斜”。蓝天之下,大红灯笼如此耀眼。白雪堆叠,白墙灰瓦显得格外雅致。
虽然是零下二十度,寒意逼人,但引人入胜的景观又教我难以躲进温室中。
举起相机,忍不住拍下一个东北人所营造的南方小院。走在这里,那份心境虽不像朋友那般陶醉,但熟悉的场景令人不禁怀想。
寂静的雪景中,古朴的建筑群之间,一曲婉转、悠扬的小调突然传来。
这令我一惊,这调子分明是从古琴中来,这曲子明显是源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究竟是谁家小女有如此才情?
寻声觅去,两个身穿汉服的姑娘于冬雪深处,一人抚琴,一人歌唱,东北女孩儿也不尽然是印象中的豪爽、大度、略带野性。我不由驻足观赏,此般画面真是有江南情调(但也是真冷)。
如果来到哈尔滨,不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不妨来这西郊山林看一看。
当然了,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有了这西郊山林,江南园林的“四季有声”之意境就更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