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悲的作品

——长篇巨制《河洛览胜图》产生的背后

记者 李海洋

走向河洛文化

1、背景

河洛,这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地方,因为她的神奇魅力,她的悠远悠长。这个对中国几千年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地方,多少人心神往之。也许正是因为她的崇高,追求的人往往望而却步,只能远远观望。似乎,无论如何追慕,最终都不能攀登上这座大山的巅峰。可是有人就偏要对此说不,偏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地往往这座大山一步一步地爬去。这就是一群来自黑土地的画家。

2、创作过程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他们的长篇巨制终于将要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所能看到是《河洛览胜图》只是草稿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画卷的厚重大气,深沉磅礴。有幸先睹为快的人无不为之震撼。这个蔚为大观的草稿,洋洋洒洒以百米之长,蕴含着五千多前的华夏文明。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幅《河洛览胜图》必将成为河洛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座巨大的的里程碑。

要想了解这幅巨制的渊源,必须把镜头拉到遥远的8年前。

一位东北大汉,背着他的画夹,开始独行。他要走向五千多年前的河洛,去寻根,去探源。他走的很寂寥,很悲壮,因为其时他还是一个一名不文的小画家,没有人关心他的想法,他的做法。他也走的很决绝,虽然他也有儿女情长,但是为了理想他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虽然他的心里也充满酸楚。

他的理想很壮大,他狠狠地告诉自己要一口气走下去,不去想结果。为了他自己的宏伟理想,他已经做好了长期的打算。第一站,他来到了首都北京,在那里一待就是3年,他首先要为自己补充新鲜的、充足的能量,因为他不想打无准备之丈,他也不能。凭借他的作品和他的诚恳的精神,他进入了清华美术学院、北大国学四班。他需要的不仅是坚实的绘画理论和基础,他还要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不能使他的作品浅薄,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他流汗,他熬夜,他思索,他坚持。

当他终于北大国学四班研究生毕业时,他的又一个旅程开始了,他还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一刻都不能停止。来到河南,这块中原沃土,他被深深的震撼了。这是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一个天然的八卦图。这就是他要实现梦想的地方,想起来这些年的艰辛和孤独,这位汉子的眼圈不禁潮湿起来。

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是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族伏羲才创造出太极和八卦。

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的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王国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

正是对河洛文化的深深理解,马大悲知道,他所做的将是一个对河洛文化追根探源的发掘,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

河洛览胜图产生的背后

山水画的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充足的资料和对当地风景的感悟,创作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苍白无力的。山水长卷更需要长期的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唯有对入画的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了解,融入画家对历史对绘画的独到见解,方能展现给世人一幅厚重的画卷。在《河洛览胜图》中,马大悲他们采用诗词画印来表现河洛的风情雨露、古迹景点、春夏秋冬。

为此,他们搜尽奇峰打草稿,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还要再次进行实地探索,既不能与古人雷同,又不能与今人契合,还要坚守传统。这对任何一位画家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对视艺术为生命的他们来说,更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面对这样一座高峰,几位热衷艺术的艺术家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知道,只有依靠执着的精神,才能看到想要的结果,否则他们的理想只能像美丽的泡沫一样灰飞烟灭。

这幅草稿历时6年,家庭都无暇照顾,可谓抛家舍子。马大悲既当策划,又做主笔,“还要求神拜佛”,马大悲幽默地说。但是欣慰的是,明年这个巨制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蒲澄,一位年近60的老书画家,不但负责创作,还要负责几个人的生活。在巩义康百万庄园一个废旧的工作室里,他们的工作室环境不能够保持安静,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才能专心地创作。记者在采访时,万家宾老师还在睡着,马大悲说:“先别叫他,让他自然醒吧,昨天熬了一夜。”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有时候又不能按时吃饭,休息不好还要思索、绘画,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马大悲先生说,他们唯一支撑的动力是梦想,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为中国古老的河洛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后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辉煌的中国,厚重的中原,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缜密的踪迹,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我们先人的曾经。我们同样有理由给我们的后人留下足丝马迹,让他们对我们有所了解,对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文化有所认识和理解。“这是作为炎黄之孙,龙的传人,痴迷于华夏文化的艺术家的责任。”马大悲的目光坚定、刚毅。

长篇巨制《河洛览胜图》,演绎的是从壶口到开封这段的风光,始于开封,止于壶口,其间经过许昌、郑州、巩义、青龙山、洛阳、三门峡。画中包括伏羲的先天八卦台,唐僧取经开始的地方慈云寺,女娲炼石补天的,洛神的洛水,龙门石窟等历史和人文景观。

献身河洛的四位使者

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群可爱的人。我们不能不为他们鼓掌叫好,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精神而感动。

在现在社会,大家都在抱怨社会的浮躁,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斤斤计较,明争暗斗,艺术界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纯净。可是我们看到的多是抱怨和不理解,有多少人能够沉寂下来,踏踏实实地去认真地做好一件事呢?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到河南画家任伯安,这位生前一名不文的穷画家,没有举办过一次画展,但是他死后却引起艺术界巨大的轰动。除了他为中国绘画所做的贡献,人们更为了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所震撼。

庆幸的是,记者在和众多的书画艺术家接触过程中发现,像任伯安这样的书画艺术家也有很多,诸如本文的主人公马大悲、蒲澄、万家宾、刘永涛。

《河洛览胜图》主笔马大悲,1963年生,号大悲子,结舍四品庐。这位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北大国学四班研究生的高材生,本着对河洛文化研究的喜爱,投身于河洛文化的研究。马大悲告诉记者,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作为龙的传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马大悲感到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他时常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为己任,从一个“翠语散珠戏人生”才子转变为拥有鸿鹄之志的画家。纵然拥有一身头衔,如中国河洛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等,马大悲却以为是“荣名秽一身”,而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后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画作。

蒲澄,一位老书法家、篆刻家,号一禅。其篆刻临石鼓,参砖瓦文笔入印,左刀金石。其弟子豪杰多出众人群。天生酒仙,最佳烟民。蒲澄老先生一生风流但不自满,被人称蒲疯子,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说自己“因而得意忘形”。他一生与世无争,不求功名,不为金银所诱,只愿埋头治印。

万家宾,1949年7月出生,多年从事师范美术教育工作。万家宾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对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笔墨技法都有较深的研究。从画50余载,履迹遍布名山胜川、乡野角落,积于心中,跃然纸上。擅写意山水、花鸟。师从古人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作品多次赴日本等国家展出并被收藏,在国内各级美术作品展览中屡获大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军旅画家刘永涛,1963年四月生,河南开封人,现供职于河北省军区正团职,军旅画家,河北省美协会员,兼职于中国河洛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曾不断地追问,马大悲他们的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马大悲对记者说,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他们想通过对河洛文明的挖掘,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马大悲不无遗憾地说:“谢瑞阶先生,白庚严先生也曾想完成这个创举,但是他们的理想都没能实现就倒下去了。作为后来者,我们要继续先人没有完成的事业。”在研究的开始,直到画卷定稿,有许多人问到这个长篇巨制的最后归宿,马大悲只有一个回答,送到博物馆收藏。

我们在关注这个宏伟创举的时候,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心这群为艺疯狂的画家,在其精神上给予理解,物质上给予帮助,是他们能够幸福健康,为我们也为后世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