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的历史沿革

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善导大师被信徒们认为是一个信、愿、行的彻底执行者,他除了修正行中的正定业外,还做了许多善事,“自利利他”;于己,终达“功德圆满”,号称“弥陀化身”;于人,则似众香国的香气一样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启迪、感化、引导着众生超度苦海。取名香积寺,意把净土宗师善导比作香积佛。

香积寺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寺院规模宏大,有“骑马关山门”之说。据《龙禅法师碑》载:“神木灵草,凌岁寒而独秀,夜暗花明,逾严霜而霏萃。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亦临水,面菩萨会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堵坡(即佛塔),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比丘之异宝。”堂殿、楼台华美壮丽,一如佛经中所说的忉利天宫和释迦牟尼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精舍祗树给孤独园,景色园林,艳丽宜人。

香积寺在唐代曾盛极一时,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积寺礼佛,并赐予舍利千余粒,还有百宝幡花,令其供养。因善导大师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这里又供奉着皇帝赐给的法器、舍利子,怀恽召集四方们众多次在寺内举行隆重祭祀,故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连武则天也“志想金园,情欣胜躅。事频临净刹,倾海国之名珍;或屡访炎凉,舍河宫之秘宝”,和唐中宗母子多次亲临膜拜。

“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中,香积寺遭到严重破坏。相传安史之乱时,郭子仪率官军在此一带和安禄山叛军作战,香积寺惨遭浩劫,大量文物遭毁损和遗失,这是香积寺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得一次劫难。

宋代,净土宗流行,香积寺又得到修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香积寺改名为“开立寺”,后因寺院经济与国家财政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对佛教的政策又有改变,香积寺在改名后不久又恢复了原名。

辽、金、元各代,在皇室、权贵都崇信和支持佛教的大形势下,香积寺在衰落的总趋势中,延缓了步伐。

明代,香积寺保持原状。嘉靖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万历四十年(1618年),“中甫敦物山人”的《宿香积寺》一诗中,描写了当时的香积寺:“野寺荒原上,登登径转遥。禅房穿树梢,珠阁劈山腰。坐久花频落,谈深鸟故骄。淹留从世钠,寂寞话前朝。”

清代香积寺仍保持明朝的规模,并进行了修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葺善导塔,塔门上所嵌“涅磐盛事”即此时镌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景富在《香积寺》一文中说:“直至清末,寺内尚有不少金石文物,精刻119件。”同治年间,香积寺再度毁于兵火,据传日本浪人趁机盗走大批金石文物,寺僧为了保护文物,曾埋藏若干,但至今这些文物下落不明。

清之后,不复当年壮观景象,仅存大和殿、金刚殿、僧房和善导塔等几座小塔。清末民国初时,香积寺只有1名僧人,拥有80亩土地,但都被周围的村民耕种。仅住僧3至5人,有土地80亩,分别由香积寺村和周家庄的村民自种,民国年代寺院之衰,不堪言状。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住僧增至8人,在土地改革中,香积寺的8名僧人分得28亩土地,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到1963年,寺僧增加到19人。文革中,4位僧人病故,4人还俗,2人参加建厂,9人下放到香积寺村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到1968年,有12人返回寺庙居住。寺内大塔中身因雷击分裂,一片残败气象。

1979年,人民政府为振兴香积寺,拆掉长安县子午镇(今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办)的占戏楼,修建了新的占地18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五间,对佛舍利供养塔进行了加固维修,收回寺周土地30余亩,修筑了长方形的全部围墙,又在大殿之后新建了一座占地130平方米的一进三间佛堂,平整了花园卉圃,开辟始至贾里村至香积寺的公路,在净业法师塔前开辟了停车场。

1987年5月25日,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香积寺视察,他指出:佛教也要对外开放,因此把寺院的环境殿宇的布局和殿堂的内部装修,搞得要讲究一些,以适应接待外宾的需要。为此,香积寺又修建了贵宾接待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