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大诗人,怎么弄成当代黄安的

原文在这里

很久没有聊唐诗了,今天来聊一聊。

话说,有这么一位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但却老遭人呛,被说成是喜欢举报,爱抱大腿、爱挑事,还被质疑抄袭别人的作品。

别误会,我说的不是黄安先生,今天也不讨论黄安的事。

我所说的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宋之问。

你可能会说:宋之问?这是谁啊,是个小人物吧,我肿么从来都没听说过。

这可不是小人物。我列举他三点超牛的地方你就明白了:

第一是诗很牛。直到今天还有学者说,中国的公元八世纪,是“沈宋的世纪”,其中这个“宋”就是宋之问。

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读懂他的这一句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第二,宋先生不但会写诗,据说还会很多绝技:举报、撕*、抄袭、宫斗……如果去演太子妃升官记一定很无敌。

要知道,在唐代的大诗人里,有些人是很不擅长宫斗的,比如李白,进宫没几天,就被对手给斗趴下了,皇上对他各种嫌弃,最后干脆轰走了事。

但宋之问先生却堪称宫斗高手,百撕百胜,比李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第三,也是最厉害的一点:他的很多场宫斗,都是为了泡一个妞。

按说唐朝的风流诗人可不少,杜牧、元稹、白居易、李商隐都很风流,而且还各有特长:杜牧爱逛青楼,元稹爱泡才女,李商隐则暗恋人家的丫头。

但宋之问老师却与众不同。他要泡的,是整个唐朝最难泡的一个妞。

是谁?太平公主?玉真公主?都不是,他的目标是——武则天。

你大概以为他疯了:这个妞也能下手的?

可是我们的宋之问先生却勇敢地出手了。

故事要从宋之问先生的父亲说起。

他的父亲是唐初的一位江湖中人、武学高手,也姓宋(废话)。

这一天,宋大侠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严肃地问他们:

“你们也都长大了,该学点东西了。爹这一生有三门本领:一是武功,二是书法,三是文采。你们一人选一样学吧!”

孩子们纷纷作出了选择。老二宋之逊选了书法,后来成为一代草隶名家;老三宋之悌则选了武功,后来成了一名颇有战功的勇士。

最后,父亲把殷切的目光投向了老大——宋之问。这个儿子高大英俊,一表人才,活像个明星。

“你选什么呢?孩子?”

“我要学文学。”宋之问坚定地说。

什么武功、书法,我都不感兴趣。我一定要学好文学,成为一名大诗人,书写我的壮(宫)丽(斗)人生!

定下目标之后,宋之问刻苦学习,天天读书写诗,忙得连牙都顾不刷。

父亲劝他说:孩子啊,你刻苦学诗当然很好,但牙还是要刷的,不然早晚要吃大亏。

宋之问却不以为然:“刷一个牙,至少要五分钟,多浪费时间啊。少刷牙怎么会吃亏呢!”说着,他又埋头到了书本之中。

渐渐地,小宋之开始有了名气。他写了很多诗发表在自媒体上,阅读量都不错,动辄突破两三万。小宋也很得意。

有一天,他的手机上忽然收到一首诗,是外甥刘希夷发来的。

“小舅,你看我这两句诗怎么样,能不能发表。”外甥兴冲冲地问。

宋之问点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两句诗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诗太棒了,要是发表出去,一定十万加啊!

“这特么是你写的?”他狐疑地问。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很差吗?”刘希夷一脸无辜。

宋之问不动声色:“外甥呀,这两句诗的水平我看也就一般般啦,发出去效果也不会太好。要不然这样,这两句诗就署我的名字,小舅帮你发怎么样?”

刘希夷又不傻,很快反应了过来:“什么?你是要剽窃?我不干……”

宋之问怒了: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我neng死你。

怎么弄死呢?话说《水浒传》里曾记载了一种办法,叫做“土布袋”,把一个口袋装满土,压在人身上,一时三刻就死了。

宋之问就做一了个这样的土布袋,压在了刘希夷身上。

刘希夷就这样死掉了。宋之问通过抄袭,得到了这一首新鸳鸯蝴蝶……不对,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发表之后,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十万加”。

有人考证说,这事不靠谱,刘希夷的年纪比宋之问大,怎么会被他压死呢。

然而这个八卦故事不是我编的,而是唐朝另一个大诗人刘禹锡说的。更何况,宋之问家是武林世家嘛,会武功的,真能压死刘希夷也说不定。

不管怎样,宋之问的人生第一撕大获全胜。

时光飞逝,我们的宋先生越来越红了。

靠着帅气的长相,以及出众的才华,他考中了进士,后来又进入朝中做事,担任书童,代号9527。

办公室里,一个同龄人热情地迎上来和他握手:“你好,我是9528,我们以后就是同事啦!我叫杨炯!”

你发现这个同事的名字有点熟是不是?没错,此人后来名震江湖,加入唐代的一个著名男子天团,叫做“初唐四杰”!

可当时,他不过就是办公室里的文员小杨而已。

你或许开始担心了:和小宋做同事,杨炯安不安全?他会不会也写出一句好诗来,被宋之问盯上,然后用布袋压死?

你放心,没有发生这种事。压死同事哪是这么容易的。

何况杨炯这个人性格有问题,比较孤傲,在单位人缘不太好,仕途一直没有起色,对心机帝宋之问基本构不成什么威胁。

后来宋之问不断蹿红,直到陪侍武后,风光无限,杨炯却还一直在当文员,后来做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县长。

宋之问根本犯不着去撕杨炯。他们维持了终生的纯洁的友谊。

长话短说。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小宋步步高升,最后担任了一个了不得的职位——武则天的高级伴读书童!

一场大撕也随之来临了。这次的对手很强大,叫做东方虬。

武侠小说里,凡是复姓的往往都是高手,比如令狐、西门、慕容。尤其是姓东方的,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想想那个死人妖你就知道了。

东方虬当时的职位叫做“左史”。请注意,这个官并不大,不要误会成明教的“光明左使”那样,是教主之下的二把手。它只是个记录皇上言行的笔杆子而已。

不过,这个岗位由于亲近天子,分量也不轻。何况东方虬的诗才很高,更在死鬼刘希夷之上,堪称初唐的一面旗帜。比如一首《春雪》:

“春雪满空来, 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可我们的小宋毫不惧怕:尔要撕,便来撕!

战斗发生在洛阳。这一天,武则天带队出游,眼看着山明水秀、柳绿花香,她心情大悦,命手下写诗助兴。

东方虬应声而出,一挥而就,果然文采斐然。武则天很高兴,当场给他颁发最高奖:一件豪华时装。

东方虬得意洋洋,看着宋之问:

“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你一个小小书童,敢和我作对么!”

可他的新衣服还没穿暖呢,就听见武则天大喊一声:“好!这一首更好!”

武则天手里拿的,正是宋之问的卷子。

宋之问交出来的诗,名字叫做《龙门应制》,又名《记一次隆重的考察活动》。诗很长,我就不转载了,它的大意是:

“春雨初霁啊,花红柳绿,

御姐出行啊,多么壮丽。

仙乐鸣响啊,千乘万骑。

这可不是来游山玩水啊,

而是来关心老百姓种地。”

它的辞藻十分华丽,语句十分精致,政治完全正确,武则天越看越高兴。

她当场下令:来人呀,把东方虬的时装扒了,给我家小宋穿上吧!

可想而知东方虬当时一定很悲愤。是的,用文章来服侍人,就是这么残酷的。

一战告捷之后,宋之问巩固了江湖地位,赢得了一个外号——诗家射雕手!

如果金庸那时候写《射雕英雄传》,主角应该是我们的宋老师。

这时,宋之问已制定了下一阶段的五年计划:继续向武则天进攻,进一步夺取御姐的欢心。

光靠给武则天写诗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还决心要给武则天……当鸭子。

你可能觉得这有点荒唐,我也觉得有点荒唐,但这事儿不是我说的,您就往下看吧。

此时宋之问年轻已经不轻,却仍气质不凡,风度翩翩。对于当鸭子,他颇有自信。

他很快找到了机会。当时武则天交了几个小男朋友,最有名的是一对兄弟俩,叫做张易之、张昌宗。大家看过《大明宫词》没有,里面有一个吹箫的妖艳小白脸,那就是张易之。

武则天经常和兄弟俩一起鬼混,对外找借口说是让他们“编书”。其实他们是两个标准的低能儿,人送外号华文华武,哪里会编什么书呢。

作为高级伴读书童,宋之问使劲巴结这两兄弟,鞍前马后地服侍。据传说,这俩兄弟要解手,宋之问还给他们端夜壶。

然而事与愿违,不管宋之问怎么钻营,武则天对他的态度总是这样的:

小宋呀,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说。

小宋呀,你的诗写得真不错。

小宋呀,你是一个好人。

……

好人卡领了一大堆,可就是爬不上女皇的龙榻。

宋之问忍无可忍,决定拼了。他卯足了劲,给武则天写了一封情书,叫《明河篇》。

里面写了些什么呢?比如“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乘槎”是什么意思?就是乘木筏子。什么叫“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翻译出来就是:

“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情书送上去之后,过了好久,终于听说了武则天的回复。这是一句在中国诗歌史上被当作段子传了一千多年的回复:

“我不是不知道小宋有才华、有情调。可是……架不住他口臭啊……”

原话是:“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古人没有记载小宋听到这句话后的表情,只写了四个字:“终身惭愤”。

看来刷牙真的很重要。

705年,武则天被人推翻下台了。小宋作为高级伴读书童,也被贬到广东。

那时候的广东不比现在,又热又苦。宋之问并不服输:我的人生还没有完!我还可以继续宫斗!他悄悄窜回洛阳,住在一个叫张仲之的朋友家,等待机会。

很快,他的机会就来了。

这一天夜里,月黑风高,宋之问无意间听说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位收留了自己的好朋友张仲之,已经和别人密谋,要搞一场政变,杀了当朝宰相武三思。

听说了朋友的这一壮举,宋之问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意识到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于是,小宋抹着泪水,毅然作出了决定:

告密!

他连夜派人发了一条微博,@给了武三思:我的房东张仲之是个坏分子!他图谋不轨!请爱唐人士一起来封杀他!

结果可想而知,张仲之全家杀光光,宋之问则举报有功,升官。

在当时的文人圈里,一说起这件事,大家就偷偷对着宋之问比中指。但这又怎么样呢?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的小宋就是会宫斗!

然而,小宋的宫斗还没有结束,他人生中的最强对手出现了。

前文说过,当时诗坛的两大天王并称“沈宋”。其中“宋”就是宋之问,而“沈”则是另一个人——沈佺期。

他们之间爆发了一场pk,就是唐诗历史上几大著名决战之一的“彩楼之战”。

这一年,中宗皇帝游览昆明池,下令修起一座彩楼,让属下们比赛诗歌。

担任评委的是大大有名的一个女人——上官婉儿。

彩楼之上,上官婉儿随手评点,遭淘汰的卷子被直接扔下来,一时间彩楼前如雪片纷纷,满空都是A4纸。

最后,上官婉儿手上只剩下两个人的卷子:沈佺期和宋之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手上。她把两首诗比来比去,始终难以取舍。过了很久,终于有一张卷子悠悠飘下,大家抢过来一看,是沈佺期的。

这说明宋之问赢了。

沈佺期不服:“凭什么我不如那个口臭鬼!”

上官婉儿说:“你俩的诗,难分高下。但是你的结尾比他的烂,所以你输了。”

原来沈佺期的结尾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大意是:我这么没本事的人,看到大家这么有才干,真是不好意思——很谦虚,但也很泄气。

而宋之问的结尾呢?是气场完全不同的八个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它不但用了一个关于汉武帝救鱼得珠的典故,而且还饱含正能量,体现了充分的道路自信:

“我不担心今天的月亮会黯淡,因为一定会有明珠来照亮我大唐的夜空!”

沈佺期输得心服口服。

有人说,沈佺期是作死,因为他擅长七言,却非要去和宋之问比五言。

也有人说,沈佺期的诗比宋之问多写了一联,气脉到最后跟不上,泄了。

不管怎样,宋之问又一次大获全胜。

那么,赢得了“彩楼之战”的小宋,从此青云直上了?

并没有,这只是他的回光返照而已。他的每一场宫斗都赢了,但他的战略却彻底输了。

小宋见风使舵得太狠了——起初他拼命巴结二张兄弟;二张垮台后,他就使劲巴结武三思;武三思倒台了,他就巴结太平公主;等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势力坐大,他又抛下太平公主,去巴结安乐公主。

大家可以去翻翻小宋的诗集来看,每换一个boss,他就写一大堆跪舔文。

其实,在唐朝大诗人里,谁又没有巴结过人、没写过几首马屁诗呢,连李白杜甫也不能免俗,这并不算丢人。但见风使舵到小宋这份上,甚至连朋友都可以出卖的,也是奇葩。

709年以后,唐朝发生一场又一场的宫廷剧变,宋之问的boss们先后倒台,纷纷被杀。

小宋到处遭人嫌,被一路猛贬,先贬到越州,又改到豫州,最后改到桂州。

过去的一切荣华富贵都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有荒凉的边地,和遥远的故乡。

宋之问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

我为boss们鼓吹了一生,写过跪舔文,端过马桶,出卖过朋友,却只换来今天的下场,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一路上,他满怀忧伤,写下了很多动情的诗句,和过去那些“高举伟大旗帜”完全不一样的诗句。

事实上,在两次被贬谪时期写的诗,是宋之问一辈子最好的诗。比如前文已经引用过的: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一个诗人,当他没有了资格粉饰太平,断绝了机会拍马跪舔,往往才能放眼苍凉世界,书写心灵之声。

可惜的是,宋之问的诗魂刚刚升华,肉体就必须毁灭了。朝廷已经没有耐心让这个人再活在世上,下令把他赐死。

宋之问死得挺可怜。接到赐死的命令后,他脑门冒汗,来回转圈,一拖再拖。

最后,在别人的呵斥下,他才稍微定了定神,洗了个澡,吃了点东西,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事实上,回望小宋一生,那些端尿壶、求做鸭、neng死外甥的八卦故事,虽然在唐朝时就被人传得绘声绘色,却不一定都是真的。有些可能是因为他名声不好,被人存心编排的。

但宋之问的人品,一定多少有点问题。

曾经,当他的好朋友杨炯去世的时候,他写过一篇祭文,至今都是名篇,开头是八个字:

“自古皆死,不朽者文!”

既然小宋早已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做那么多徒劳无益的事呢?

最后,抄几句歌词,送给做事有瑕疵、但诗文仍然不朽的宋之问同学吧:

在人间已是颠,

何苦要上青天,

不如温柔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