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Between Us

? “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 刷抖音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么一段小视频,之后了解到小视频出自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 出于好奇,很少煲剧的我依然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去看完这一部只有10集的电视剧。看的过程中有觉得压抑,恐惧,心寒,甚至愤怒,但更多的还是无力与反思。也明白了为什么中文剧名是《我们与恶的距离》,然而英语剧名翻译成了The World Between Us。剧中的情景正是把我们现实生活呈现在荧屏上,那就是我们之间的世界。在中国,“杀人偿命”是个被公众默认的,看似合乎情理的简单逻辑,这逻辑既说明生命被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体现国人感性至上的善恶道德观。然而,正是因为国人的感性,无形中也有更多的人成为了“杀人凶手”。李晓明在电影院随机杀人,造成了9死21伤,轰动了整个台湾。案发之后,新闻媒体不停地报导,李晓明的家人不被原谅,被砸鸡蛋,李晓明的律师不被理解,甚至被人泼粪,家人还被恐吓,网友们路人们在铺天盖地地谩骂着他们。这些行为就是众人所谓的“正义”,“为民除害”。

? 在李晓明被执行死刑之后,李晓文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哥哥处理后事,被同事跟踪偷拍,曝光了工作,住址。本以为一切可以稍微平静下来的时候,再次掀起了一场浪潮。每天都有一群正义使者,记者在他们的家门口堵着,大吵大闹,扔东西。凭什么他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而我想说一句,凭什么不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我哥是杀了很多人,但我跟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吗?!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对的,舆论压力太大,总会压倒一个人喘不过气,而这跟杀人凶手有什么区别?

? 现在怎么回事,每天播李晓明,你忘了李晓明被抓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说什么吗。他想要成名,他想要扬名立万,我们是变相的造神运动。 在新闻媒体不停地播李晓明案件之后,一名国中生在路上模仿李晓明砍伤人,并大声喊“李晓明万岁”。这被新闻媒体大幅报道,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国中生母亲不满大家的偏颇,带着儿子一起失踪,最终选择了轻生。国中生本身智力发育不太好,在校被同学欺负,然而家长找学校处理事情的时候,校方却是让家长带他去看医生。 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正是因为国人的欺善怕恶,评论的时候一边倒,统统都把问题抛给了国中生。没人想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没人知道他究竟经历过了什么。所以她的母亲才会愤怒之余又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走向了轻生的道路,结束了生命。

? 现实生活中,随便给别人贴标签,随便主观地评价议论别人。或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都没什么,最多算是有一点点的“八卦”。渐渐的,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就是问题的所在。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的太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也真的太少了。或许就是因为你的一句话,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其实,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罪犯犯罪是一种最大的恶,但这种恶是如何滋生的?会否在制造大恶的过程中,我们曾是无意识的帮凶?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