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庄镇的地名由来

大钟庄原名钟钱庄,相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时有钟、钱两家随燕王扫北来此定居故名。后因钟姓人居多,又改名钟家庄。清末(20世纪初)时村东西两头各建一庙,并各铸大钟一口,悬于庙内钟楼上。由于钟的重量之大、音量之响均居附近各庙之首,故后又将该村改称大钟庄。大钟庄因驻地而得名。距县城28公里。

宝坻以东的蓟运河畔与河北玉田县接壤的地界有个大钟庄镇该镇因有一口铸造精美、保存完好的古钟而得名。古钟高五尺,直径三尺,重900余斤,钟体顶部有飞龙昂首的花纹,钟身铸有捐资者姓名、铸钟时间、地点、铸钟情景及乾坤八卦符。古钟深埋地下多年,历经沧桑,承载着一段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据“大钟楼记”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大钟镇还是一个小村庄,村东、西头分别建有两个大殿,东殿为玉皇殿,西殿为火神殿,殿体气势恢宏,形体壮观,佛像林立,栩栩如生。此钟于公元1638年由仁人志士出资筹建,并放在玉皇殿内,据说当年大钟敲响的时候,方圆数十里外都能听到其雄浑悦耳的钟声。周围的人们因而称此村为“钟庄子,后更名为大钟庄。

该钟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传说:1943年,日寇进驻此镇,并在钟庙的北侧和西南角筑炮楼。在战火中两座大殿被毁于一炬,只有大钟幸免于难。日寇又觊觎该钟,想拿来铸造枪弹,豪杰义士连夜将此钟藏于地下,从此此钟便销声匿迹。1958年大炼钢铁时,有人又想拿它来炼钢,众人四处搜觅始终没有发现。1978年在原玉皇殿址破土施工时,竟意外发现失踪了几十年的大钟,此钟躲过两次磨难后又重新“出世”,周围的人都称奇。为了把这件宝贝完好保存起来,留给后人一件文化遗产,镇政府和当地群众出资修建了钟楼,并将大钟悬挂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