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固镇——2、三里黄盆窑
固镇收藏家荣安斋主人邢斌,收藏了几件黄土烧制的器物:钵、碟、水盂、香炉、小盆。样子虽不怎么华丽,但却是产自固镇本土的实用性的黄盆窑烧制的生活用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锈钢盆和各种彩色塑料生活用品大量走进家庭,这种土陶用品渐渐退出了市场,我县三里湾黄盆窑已全部关闭,现已无人在生产这种土陶器物。但在过去,三里湾黄盆窑生产的黄盆、碗碟、水罐、香炉、花瓶等器物,可是销往周边各地,显赫一时。
三里湾黄盆窑起于何年已无从考证,但三里湾的老人说,三里黄盆窑的历史至少有一百多年。
关于三里黄盆窑,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话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后,被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太上老君心情不爽,就来到凡间散散心。一天他云游到三里湾,发现这里年年发大水,老百姓苦不堪言。但河湾泥土很好,可以烧制器物,他决定点化一下这里的老百姓,给老百姓做件好事。于是他化装成道士,教三里湾人烧制黄盆、碗碟、香炉等器物。每当三里湾人取完土,土地神就在夜里填平了白天取土的泥坑,使得三里湾的泥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待人们学会了烧制器物的技术后,太上老君便化云而去。三里人感恩于太上老君和土地神的恩赐,每到点火烧窑时,总是摆上香烛果品,燃放鞭炮,供奉太上老君和土地神,周围的群众也来跪拜神灵,热闹非凡。
虽然只是神话传说,但也反映出烧窑师傅希望能像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那样,能烧出奇迹来的心理期盼。
三里湾的地势低洼,几乎年年发水。在三里村的东边有一块200米见方的平坦土地,那里几乎全是优质胶泥,是烧制黄盆的上好原料。清朝末年,有个叫王大雁的人,被三里湾的优质胶泥所吸引,于是就在三里建窑烧制黄盆,但是由于技术不佳,烧出的黄盆质量不好,销路不畅,几年后就停产了。
民国初年,三里村孟昭贤的姐夫从宿县来,在考察了三里湾的胶泥之后,鼓励他的内弟建窑烧制陶器。他们从徐口子,也就是今天的濉溪县,请来技术人员,来坐轮、场修、烧火。窑主给了师傅丰厚的报酬,师傅的积极性很高,烧制的产品由单一生产黄盆,逐步发展到盘子、坛子、罐子等三四个品种。尤其是王学道师傅善画梅兰竹菊,山水虫鱼等,他给造型美观的陶瓷制品,配上栩栩如生的图画,深受消费者欢迎。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进货,大大促进了三里陶瓷业的发展。
据固镇的老年人回忆,沦陷前的固镇桥有两大特产,一是铁砧,一是黄盆。其中又以黄盆业最为走俏,每逢三五八十逢集的日子,瓦房街牛市巷和东大街的街面上,摆满了三里黄盆窑的产品,四面八方的庄户人家赶集,总喜欢到这里选购几件黄盆、水罐等生活器物带回家去。尤其是年关将近的时候,黄盆销量陡增,大有供不应求之势。老街南头的固镇桥东的码头,经常看见满载黄盆的货船,扬帆起航,驶向远方。
销售渠道的畅通,反过来又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烧制陶瓷制品成了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抗战前夕,孟昭德,孟宪明等继孟昭贤之后,也纷纷投资盘窑,并从界首太和等地聘请窑把式,烧制陶瓷生活用品。鼎盛时期,三里村的南、东、北三面的土窑烟雾飘渺,村前村后火光映照,景象十分壮观。
这些窑把式们,往往都是自带特需工具,拖家带眷,来到三里村,安家落户。他们不仅吃苦耐劳,而且技术全面,手艺精湛。他们烧制的陶瓷品种,由从前的三、四个增加到十几个,不仅有大件的黄盆、盘子,坛子和直径可达两市尺的四个鼻子的大水罐等。而且还烧制笔架、笔洗、水盂、扑满、腰佩等,这种小件,制作精细,工艺讲究,深受人们喜爱。至此,三里黄盆窑的产品,已不局限于家庭厨房用具,它已走进了文人雅士的客厅和书房,也从本地销售走向了外地销售。而在这个过程中立下头功的,要首推界首来的朱天锡师傅。朱师傅擅画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因而被誉为“朱三国”,五彩斑斓的陶瓷制品上,配以惟妙惟肖的三国人物,远观近玩,尽得人意,令人爱不释手,因而销路大增。周边县市客商纷纷前来进货,常年不断。车装船运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三里黄盆业的发展,不但为经营者带来财富,而且也为固镇的饮食服务行业带来大好的生机,滚滚财源。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日本鬼子占据固镇,地痞流氓汉奸,趁机敲诈勒索外地商贩,以至于外地商贩不敢前来进货,三里的陶瓷便没了销路。于是外地的师傅纷纷离场回家,三里的黄盆窑陆续停产。
1948年,固镇解放。当地政府为了安排好窑民的生活,以满足群众对黄盆的需求,决定将分散的、个体的黄盆窑组织起来,实行集体领导。同时把三里黄盆窑改名“三里陶瓷场”,使处于停产状态的三里淘瓷业得以起死回生。
1965年,固镇建县。党和政府加强了对三里陶瓷场的领导,三里陶瓷场得以正常而持续的生产。然而终因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花样少,色彩单一,加之搪瓷塑料用品的普及,三里陶瓷场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繁华的景象了。
三里村民张向友,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看到村里人烧窑做黄盆,他私下琢磨做黄盆的技术,他悟性很高,通过反复实践,便能举一反三。于是他索性也在家门口盘起窑来,开始烧制陶器。他烧制的器物品种较多,大小黄盆、花瓶、温酒壶、香炉、碗碟等无所不能。
他是三里村坚持到最后的烧窑人,这两年由于环保原因,张师傅停止了烧制器物。至今他的窑里还有一窑黄盆没有出窑,算是给自己留个念想吧。一些热爱摄影的城里人经常光顾他家,拍一些他烧制的器物。张师傅和他的老伴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张师傅说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学会了烧制技术,他希望这个技术能够永远的传递下去。前几年,一位摄影爱好者,把他整个烧窑的过程全部拍了下来,张师傅也非常乐意把烧黄盆窑的技术通过影像保留下来。
每当闲暇之余,张师傅和老伴总爱在窑前转转。睹物思情,追忆往事,有些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张师傅常常伫立窑前遐思,那通红的窑火仿佛又在眼前熊熊燃烧。暮鼓晨钟,船帆点点,昔日的繁华也许只能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