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老师八卦
1999年秋季苟晓超高中入学时,个头不高,但很精神。高中三年里,他给我和同学们的印象是:懂事、活泼、有爱心,喜爱运动。见到老师,他总是毕恭毕敬地打招呼,同学关系也处得很融洽。他喜爱学习,经常手里都爱拿着一本杂志。班会上喜欢发言,他发言的话语很有个性,常爱引经据典,说话也非常幽默和风趣。
记得高二的时候,一个同学生病了,他坚持要在医院陪着,一陪就是三天三夜。三年来他帮助的同学很多,我表扬他,他总摇摇手,腼腆地说:“帮助同学,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在运动场上,有他顽强拼搏的身影。在校运会上,他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课余,他最爱踢足球。作为团支部宣传委员,他喜欢组织活动,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常常主动为我提供班级管理的建议。
在我的记忆里,通中高2002级六班是一个学风浓、班风好,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苟晓超是一位活泼开朗、富有爱心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8日,永安坝村小学废墟前,欲哭无泪的妻子何梅向记者讲述着与丈夫苟晓超的点点滴滴。
2日,他们举行婚礼,说是蜜月,只有10天。12日一早,苟晓超就叫醒妻子说,班上63个孩子他放心不下,耽搁一天,就等于耽搁了63天。他吻别妻子,匆匆赶往学校。谁知,这一次分离竟成永别。
新婚后第3天,何梅提出到外面旅游。苟晓超却说:“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们节省的钱还可以帮助几个困难的孩子。”在岳母的劝说下,他才同意去诺水河景区走走。
去年10月,他俩在永安坝村小学相识。看到简陋的校舍,何梅不解地问:“你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那里环境好,工资又高,怎么偏偏要回到这里来当一名每月拿几百元的山村教师哦?”
“大山养育了我,回报故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能把农村孩子培养好,为山区多作贡献,少拿多少钱我也愿意!”坦荡微笑的回答,让何梅第一次见面就从心底喜欢上了他。
“教好一个学生,就能拯救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就能拯救一个地方。”2007年8月,苟晓超在 《志愿当一名山村教师的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最终他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如愿以偿。
但愿天堂也有琅琅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