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 纹理解(贲卦)

居易-2:@解字篇[居易(2): 文明](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明,文化,天文,人文。 这几个词的词源都出自《易经》。易经是华夏文明的启源。哪么我们经常说的这些有关文的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贲 》卦彖辞中多次出现的 ,不能用现代汉语的 文明,文化,文弱 去解释(反之则可)。 借助于训诂,寻找他们在雅言中的词义,可以窥见其端倪。

文通于纹 。可是 字的象容易让人偏离 的本意。 文纹 早先是通假的而后来则应有分别。 比较抽象(générale), 而 为了容易理解和指代明确,把抽象含义的一个典型实例的象,即纺织品的象,加入到了符号本身中。 字特指纺织品的 ,容易让人的会意偏于表面,即偏于外在的表现(présentation [1] )。

咸阳客认为, 字的原始的象是 纹路 , 任何材质的纹路,比较典型的是木纹(年轮),龟纹。这些自然材质的纹的特征,就是他们虽然表现在外,但是他们生成在内,有着内在的生成逻辑。所以文的抽象指代,应指事物内在与表面相统一的组织,形成,构建方式。(近似于organisation,mécanisme。 [1] )

比如 人文 , 既指社会的 内在构成逻辑 ,也指 社会现象 。同理可以释义 "天文","水文"

"文" 字相关的另外一个近似的词是 "理" "理" 是指玉石的纹理。相对于木纹,布纹,理是石头里面的纹路,所以理更偏重于内在的逻辑。

都是表述的是一个由内在成因和机制,向外反映出来的,又能由外反观内的一种概念。

当布 的抽象语义渐渐指向表面的形式化的东西(présentation, forme [1] )的时候, 坚硬的玉石的 的语义则逐渐地趣向于指向内在的和硬性的东西。随着语言的发展, 逐渐也分家了。但 "纹"和"理" 结合,则变成了现代汉语的另一个词: "纹理" (texture [1] )。

20171006:

虚的刚的外的属阳称文。

实的柔的内的属阴称里。

相对于纹,理的出现可能要晚些。

有柔中夹杂刚,柔用刚来组织的意思。所以说:

人文:人的内在逻辑 外在的现象

人类发展的早期,人口稀廖,知识与思维的主要对象不是社会,而是自然。少数人(昊羲),即有圣(聪明)有德(才干)的人,通过对天"纹"和地"理"的观察(观)和研究(察),抽象出两仪的哲学理念, 并创造了阴和阳的符号表达, 就是奇(幺鸡)和偶(二条)。

但符号只是人类个体和群体思维的工具(存储,联接,推演)。天本无文,地本无理,天纹地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一个梳理,是一个"方便"而已。所以天纹地理本来就是"心动",实际上都是 人文 ,有了阴阳,有了符号,人的思想就变得清晰起来了,就有了 文明 ,故朱子后文有" 人文而朗 "之句。

天不等于阳,地不等于阴,而是阴阳在天 和地 之中。阴阳,五行,八卦,六气,六十四卦,中国知识阶层很早就理工眼看世界了。(阴阳五行是国学中的逻辑基础。)

————— 2015-8-4 —————

岛读是我的读书笔记, 不求完整, 不求文笔流畅 。记录点滴心得, 供同好交流。也许应了这样一句话:伏处村塾,不尽覩遗文秘籍之传,不尽闻老师宿儒之论。师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