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感觉一下吧!

返程到了武隆县江口镇,我们转道去芙蓉洞。来时就听说这个溶洞是是世界级的,排名仅次于贵州的织金洞,值得一游。芙蓉洞在半山腰上,俯视峡谷,又是一条荡漾的碧波,这叫芙蓉江,是千里乌江第一大的支流。温润如翠玉的江水围着青山,对面奇峰绝壁,或巍峨或清秀,充满丰韵和灵性的水与这高耸而神秘的山是如此刚柔并济一个导游过来招呼我们七人进洞了。

好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展现在眼前,洞体宏伟,洞厅宽大,钟乳石类型之多国内首屈一指,石钟、石笋、石柱、石幕、石幔、石瀑、石旗、石带、石盾等应有尽有。洞池中珊瑚状和犬牙状等形态的水菱镁石和洞壁上有针丝状、雪花状、丝缕状等形态的方解石晶花更是世界罕见。美不胜收哦,而我只想说的是那个被叫做生命之源的一大景观。

这不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之源,芙蓉洞所谓生命之源是一尊俨然挺立的雄伟男根。 自然界有很多与人体逼真的东西让人称奇,男阳与女阴的结合是人的生命载体,生命之源二者缺一不可。这让我想起单位有人出差去广东韶关带回的两张照片,那是丹霞山的两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下奇石。一称阳元石,石高28米,直径7米,活脱一具男性阴茎直傲苍穹;另一称阴元石,石高10.3米,宽4.8米。其形状、颜色简直是一具放大的女阴模型。上次去桂林在七星岩公园的天然奇石馆也看到过一对小巧逼真的阴阳石竟然是镇馆之宝,这次去的阿蓬江神龟峡的岩壁上也有一处酷似男根,据说在重庆南川金佛山上,还有一处更是巨大,高宽达百米,戏称“天下第一棒”。

这些奇观不得不让人们对大自然的造化而肃然起敬。所谓 “丹霞地貌世间稀,阴洞阳元更出奇。”武陵山脉属于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区域,不知道在芙蓉洞、在金佛山、神龟峡这些地方,除了人们已经找到的男根之外,还有没有尚未发现的女阴呢? 呵呵,我想应该有的,否则生命之缘不完整,何以成乾坤。如今没有那么封建了,我们何必羞于说道,据说现在很多新婚夫妇求子来到这些所谓生命之缘跟前祭拜,即使未婚女子来到也少有绕行,而是在惊叹之余默祷。是的,古今中外,都有对生殖器的崇拜。

人类生命之源的神秘性是自然的神秘性的之一,由于对自然规律的愚昧无知,人们往往将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归于神力,加以崇拜。同样因为不了解自身,特别是不能理解自身的性行为与生殖现象,而对生殖器充满了神秘感、敬畏感,加以崇拜。郭沫若认为《周易》八卦的根柢就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所以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

最早人们认为生育是女性单独完成的,对生殖崇拜都是女阴崇拜。据考证,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多有倒三角形的花纹,特别是与女阴十分相似双鱼图案,在世界其他文化中还有橄榄形、椭圆形和菱形的图案,还有仰韶文化的贝纹,古代流行的玉璧等等均显女阴崇拜。后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如果男子不同女子性交,女子就不会生孩子。于是转而认为,男子才是创造生命的主宰,女阴崇拜逐渐为男根崇拜所取代。

中国自古就有祭祖的习俗,而“祖”字来源于“且”——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文字。还可以对“祖”宇做进一步的分析。“祖”的右边是“且”字,从甲骨文和金文看,“且”字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祖”字左边是个“示”字,这在古代表示敬神。曾经在博物馆看到过考古发掘出土的石祖和玉祖,就是这东西。

据考证,在罗布泊,有一个地方叫做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着圆形、桨形的胡杨立柱。这些立柱,根据棺材里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男性死者的头部立柱是桨形的,女性死者的头部立柱顶端是卵圆形的。卵圆形立柱象征男根,桨形立柱象征女阴。考古学家说明,这是4000年前人类的墓葬,而在4000年前,古人对生命之源,男根与女阴,竟然不偏不依,崇拜并诠释得那样清楚明白。

古埃及人制做男根模型用以祭祀,古代叙利亚妇女把木雕男根佩带在身上作为护身符,古犹太人立誓时一手向天,一手握男根性器以示庄重。古玛赛人、印第安人以隐蔽生殖器为耻辱,反而以露出为荣。另外,类似男性生殖器造型的建筑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不难见到,如印度的佛塔、印第安人的图腾柱以及中国的华表等,无不带有男根崇拜的象征意义。

还有一个现在见惯不怪的戴戒指,起源也是有说道的。戒指在古代寓意是女阴,而戴戒指的手指则象征男根,把戒指戴在手指上则意味着性交。这种意思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的结婚仪式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神甫最初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上时说:“以上帝天父的名义”;然后戴在新娘的食指上,这是“以圣子的名义”;然后戴在中指上,这是“以圣灵的名义”;最后戴在无名指上时说:“阿门!”。这都是模拟性交时来来回回的摩擦动作,实际上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现了新婚夫妻当着宾客和朋友的面性交。绝对不是谬论,也是有据可查。

芙蓉江上芙蓉洞,

芙蓉洞里一神柱;

神柱傲世沐天水,

水泽乾坤万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