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喜欢贬低鲁迅称颂胡适,21世纪仅仅是胡适的吗?
鲁迅抛弃了医学文章,发表了一系列深刻而有代表性的文章,也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关注。然而,鲁迅有一种“毒舌”,因此鲁迅受到一些人的轻视和嘲笑。现代作家苏雪林评论说:“鲁迅的心理是完全病态的,人格是卑鄙的,这甚至超出了“人”的基本条件。
但他的党羽和左派文人好像孔子、释迦牟尼和基督都不如他,年轻人相信他们是真的,读他们的书,欣赏他们。他们之所以成为鲁迅,是因为鲁迅病态心理的培养和卑鄙人格的影响。没关系吧,这也是当时一些人对鲁迅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和胡适曾经有过蜜月期。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保持着同样的路线。他们是亲密的朋友和知己。后来,由于政治思想的不同,他们分道扬镳,甚至鲁迅也经常对胡适作出不好的评价。
然而,胡适先生对此置之不理,仿佛鲁迅从未说过这些话。当有人经常批评和反对鲁迅时,胡适先生第一时间站出来为鲁迅伸张正义。谁能不被胡适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因此,很自然,胡适先生比鲁迅先生出名、受欢迎得多。
有人说21世纪只是胡适的世界,但我不这么认为。众所周知,胡适先生是一个软弱的改革者,没有从根本上治理中国的决心和勇气。但鲁迅先生是一个彻底的改良主义者,但方法过于粗糙和简单,实现起来可能很小。在21世纪,如果我们既用胡适先生高超的手段,又用鲁迅先生坚定不移的决心,也许中国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