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梢瓜,甘之如饴

年少时正是不断认识这个世界的年龄,童年的记忆是刻在脑子里的。

在小学时期,生活的困苦总是父母操心的,我们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每天放学后不是给猪打草,就是到岗坡耧茅草,备作引火烧饭的薪柴。三五个发小总是身着一致的、自家纺织的方格衣服,到村边打草,那种乐趣是常常萦绕在梦中的。一边打草,我们嘴也不闲着,不是互相讲故事、趣闻八卦,就是咀嚼天然 美食 :黑色的洋茄子(龙葵)、酸甜的酸枣、嫩绿的鸦葱花和叶子、还有那脆甜的梢瓜,奶香味味十足呢。

说起梢瓜,是我们的叫法。有时在相互猜谜语时总爱说这个谜语:

一个老太八十三,肚里孩子有万千

个个孩子随风走,剩下老太一聚敛

我们说的“聚敛”是收缩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谜底是梢瓜,因为小孩们没几个没吃过梢瓜的,也见过老熟的梢瓜肚皮开裂,种子像个小降落伞一样顺风飘散。我们也总喜欢找到老熟的梢瓜,扭开肚皮,用力吹散,让它的子孙四海为家。进入高中时代就离开家乡,踏上高考的独木桥,再也没吃过梢瓜了。

大学时期,翻阅文学杂志,郑光祖曾在元曲《伊尹耕莘》写到:俺虽是庄农田叟,闲游北疃南庄。新捞的水饭镇心凉,半截稍瓜蘸酱。 关汉卿在《五侯宴》中也有云:"秋收已罢,赛社迎神。开筵在葫芦篷下,酒酿在瓦钵瓷盆。茄子连皮咽,稍瓜带子吞。萝卜蘸生酱,村酒大碗敦。" 不知说的是菜瓜,还是老家的梢瓜。当时想,古人虽贫穷,但自然界有丰盛的野果美味,这“稍瓜”说不定就是我小时吃得“梢瓜”。

年前曾到位于河北高阳的太行山驿站,在一个走廊边又看到了“梢瓜”,不过这种梢瓜可不像我在田埂上看到了高20-40厘米的细叶植物,它的瓜面上有不少瘤状凸起,茎也是细长的藤本,叶子心形,他们说是萝藦子。难道我见的梢瓜也是萝藦?在好奇的驱动下,终于找到我的梢瓜了。

梢瓜,学名:地梢瓜( 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是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别名:地梢花、地瓢瓜、野生雀瓢、老鸹瓢、裂瓜瓢、女青、羊角、羊不奶棵、小丝瓜、沙婆、奶瓜、奶瓜瓜、沙奶奶、驴奶头、羊奶草、细叶白前等,看来分布还是很广的。属于直立半灌木、地下茎单轴横生、茎自基部多分枝。叶对生或近对生,线形。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萼外面被柔毛。小花黄白色,蓇葖果纺锤形,绿色、先端渐尖;种子扁平,暗褐色。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此植物耐寒、耐旱、耐瘠薄。花期5-8月,果期8-10月。

这种植物生长于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沙丘或干旱山谷、荒地、田边等处,分布广泛。它的嫩果不仅可鲜食,还可炒菜呢。把它与猪蹄一起加清水炖汤喝,都能让乳汁分泌量明显增加。能够预防便秘还可以减肥瘦身,因为地稍瓜是一种低热量食材,而且它含有丰富的果胶和大量的膳食纤维。全株含橡胶1.5%,树脂3.6%,可作工业原料,种毛可作填充料。

摘下梢瓜,会从伤口流出不少白色黏糊糊的汁液,人们常用它涂抹去瘊子,或治皮炎疱疹以及皮肤肿痛。地梢瓜性甘、凉,可全草入药,主治咽喉疼痛,气阴不足,神疲健忘,虚烦口渴,头昏失眠,产后体虚,乳汁不足。

地梢瓜可以作茶:把嫩瓜切段、放在阳光下晒干,得到的干品保存起来。需要时取出三到五片放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冰糖,然后用沸水冲泡,等它降温以后可以直接饮用美味的地梢瓜茶。但要注意,过量用它泡水喝会让身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多种不良症状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 健康 。

你见过地梢瓜吗?有否品尝一下的冲动?请留言告诉我。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