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的儒生道袍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
随着流行变化,道袍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经常变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形制为通裁制(上下通直,不别衣裳),交领,右衽,长袍,多大袖,也有琵琶袖。
领子常镶白色或素色护领,收袖口,以系带系结,衣身两侧开叉,从外襟左侧和内襟的右侧开叉处分别接出一片布,打三道褶或不打褶,纳入后襟至中脊处,谓之“暗摆”。穿着时可配宫绦,大带。
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王世贞(明中后期人物)
可知道袍在明代中后期与直掇同是一物。
是士人燕居便服,多以宫绦束腰,也可不束。 明朝嘉靖年间王世贞在《觚不觚录》说:
褶袴戎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褶,而下腹竖褶之。若袖长则为曳撒,腰中间断以一线道横之,则谓之程子衣。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此三者,
燕居之所常用也。迩年以来,忽谓程子衣道袍,皆过简。而士大夫晏会,必以曳撒,是以戎服为盛,而雅服为轻,吾未之从也。
明代《觚不觚录》中所述“褶袴”,据明代人何孟春的《余冬序录》讲过: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推髻,深檐胡帽。衣服则为袴褶窄袖...... 可以证明元朝的“袴褶”是胡服,据王世贞的记载,此服在明朝时期出现三种分支——道袍、程子衣、曳撒。
而《觚不觚录》中——褶戎服也一句,应为“戎装、军服”,并非“胡服”之意思。因为戎服在古汉语中有戎装、军服的含义,假如王世贞想表达曳撒是胡服、蒙古服的次生的话,大可以直接说褶胡服也,不必采用戎服这一十分容易导致歧义的名词。且必以曳撒,是以戎服为盛,而雅服为轻,吾未之从也一句,以“雅服”对应“戎服”,很明显是“以文对武”,痛斥文人穿武将服饰,不合身份。
不过笔者在唐朝人颜师古的《急就篇注》中发现了胡人也有名叫“褶”的服饰,其文如下: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可见胡人和汉人一样有“褶,不过胡人的褶是“左衽”,不同于汉服交领右衽的基本特征,故其和曳撒无关。
结论
1、判断道袍源自胡服。依据:不是褶袴戎服也”这几个字确定的,而是明代何孟春(1474年-1536年)说褶袴是胡服,结合同样为明代的王世贞(1526年-1590年)的话推测道袍可能为胡服,所以蒙元时代产生的褶袴,至明朝而变程子衣、曳撒和道袍。
2、判断道袍为自我发展而来。依据:周武王创褶,直至明朝才演变成道袍、程子衣、曳撒,华夏衣冠千馀年一脉相承。其中道袍的褶子符合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中记载的“腰中辟积”;同时也符合宋代理学家所说的“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辟积”的观点,以上两点远在元代之前,而胡服有褶,却多为左衽服饰,汉服之褶与胡服之褶,同名而异物。同时在明代以前也并无和道袍有关的任何出土实物、画像以及文字记载。“褶袴戎服也”这个说法,也是在明代中后期产生的,可见说道袍源自胡服,可能为后人为达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牵强嫁接。
明代《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翟管家出来,穿着凉鞋浄袜,丝绢道袍。”
明代冯梦龙所著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身穿一件青布厚棉道袍,脚下踏着暖鞋。”参见“道衣”。
《石点头》第四回描写道:“方氏正倚着门屏邪视,只见一个后生,撇地经过。头戴时新密结不长不短鬓帽,身穿秋香夹软纱道袍,脚穿玄色浅面靴头鞋,白绫袜上,罩着水绿绉纱夹袄,并桃红绉纱裤子。手中拿一柄上赤真金川扇,挂着蜜蜡金扇坠,手指上亮晃晃露着金戒指。”《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服饰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绢色衣,谓之薄华丽。而恶少且从典肆中,觅旧段旧服,翻改新制,与豪华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骔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麦,则羢衣巾盖,益加盛矣。余最贫,最上俭朴,年来亦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 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
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
传说在清政府的剃发易服中,有一条是儒从而道释不从,就是说普通百姓要随满族人的习俗剃发并着满族服饰,而和尚道士可以不变,依然穿明朝时的服饰,所以有人就认为现在的僧袍和道袍都是汉族服饰的延续
在明末山河破碎之际,道教作为汉衣冠的保留者,满清异族并没有放过之,下剃发易服令后,曾一度逼迫道士也需剃光头,否则还俗,还要烧毁宫观,后来龙门派的王常月祖师,为保护教众,延续道门,这才不得已穿上了混元巾、对襟马褂以表示接受满人的奴役,才延续了道教的教团组织和发服制度。直到今日,混元巾、对襟马褂这两种服饰,仍然穿着于国内外众多道人的身上。但是,虽说混元巾出现在清代,究其制度仍旧属于汉族道教的九巾之类,而对襟马褂作为清代以后道士的常服,则带有明显的满清遗风,犹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唐装”。然而,在道教戒律中规定,诵经法事不得穿这种马褂常服进入殿堂,必须穿着交领右衽的大褂,才符合道教道士要体现出的威仪气度,这种教规恰恰与佛教相反(和尚要穿着袈裟诵念作法),正好反映出两种宗教从服饰文化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血缘,所以,不能因为道教有把异族服饰当做常服来穿,就把道士说成是满族服饰的延续者,这对于汉族道教来说,就是利用那一段民族屈辱历史所进行的污辱,等同于让中国人耳闻日本右翼大声宣耀曾经侵占奴役中国的历史。
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
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
在清政府的剃发易服中,有一条是儒从而道释不从,就是说和尚道士可以不变,依然穿明朝时的服饰。
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
①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
②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或1尺8寸。
③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
④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衣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