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里太监和宫女都喜欢结为夫妻,对他们来说这有用吗?
古代宫里宫女和太监都喜欢结为夫妻,俗称对食。暂且不说这有用没用,人都是社会性群居动物,到了一定的年纪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这些人自小被送入宫中,没有一点自由可言,更别说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且在宫里看惯了莺莺燕燕,自然心有所属,无奈男的都要净身,这就算是出了皇宫,也不一定能讨上个媳妇。女的到了一定的年纪才能出宫,都上了年纪自然找不到一个好归宿。所以这两个惺惺相惜的群体,倒不如留在宫里,结成对食,也能达成老有所依的愿望。
古时候,阶级等级森严,尤其是在威严的皇宫里,男的进宫为太监之前都净身,一般人家的男儿,谁愿意遭这般苦罪非要进宫呢,还不是家庭实在不好,在外面过活不下去了,才想起这个不得已活命的办法来。宫外的人们也都知道太监已经不是男儿身,就算是哪个太监受够了宫里的苦,好不容易逃离了皇宫,出来之后也是会被社会上的平凡人所耻笑,到头来连个正经媳妇都娶不上,所以对他们来说,皇宫的高墙恰好也保全了他们的尊严。因为在这里,除了皇上皇子,其他的男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在宫里生老病死。
再来说说宫女,我们都知道,宫女一般是穷苦人家卖到皇室的,有些命好一些的是做为陪嫁丫鬟嫁到宫里来的,对他们来说,主子就是一切。十二三岁的年纪可能就开始伺候人的生活,时间久了主子往往不舍得他们离开,就算是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主子觉得没啥用了,她们再出了皇宫,已经人老珠黄。在古代婚嫁年纪都小,她们就算出得了宫,也未必能寻的一个好去处。再说了,没有才能,也不一定能生活的下去,所以只有选择继续留在宫内。
就这样惺惺相惜的环境下,上了年纪一点的太监和宫女就会结为对食,像宫外的夫妻那样过日子,也能互相说说知心话,老了也是个依靠,可能这就是他们选择对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