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听过哪些读博士读的有点楞的故事?
今天去超市买牛奶,我跟女朋友说牛奶A比牛奶B(A、B是两个牌子)好喝。女朋友表示喝不出区别,且觉得我肯定也喝不出来,觉得A更好只是主观上的偏见。于是她提议两种都买,做个单盲测试(她两种各倒一点儿,让我说哪个更好喝)。但牛奶都是2升装,我们觉得同时打开可能变质。这时她又突发奇想,说先把一桶喝到见底,然后打开另一桶,这样就可以同时测试了。我觉得是个好主意,然而觉得这对先打开的那桶不公平,毕竟打开几天后可能就没刚打开时好喝了。她想了想说,那不如买两桶A和一桶B。先开A,在A快喝完时开B,同时测;然后在B快喝完时开A,再测一次。这样A和B就各有一次是新打开的了。接着她又觉得,虽然这样实验条件平衡了,可我选对(即选择A)的概率还是挺高的 -- 瞎蒙也能猜对一次(期望值)。于是她又提每次测试时测量多次,这样我们可以看看正确率是不是统计上高于机遇水平(即瞎蒙的正确率)。至此我们达成一致,买了两桶A和一桶B。这里先后使用了单盲、实验条件平衡(counterbalance)和重复实验几种手段,结果应该还是很可靠的。希望我能证实自己的牛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