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亲总是希望我多与人沟通?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Summer姐姐 / 文

最近,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开学了,家长们终于能小小地“解放”一把了,但是我一个好友的孩子,却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了。

一向好脾气的好友,难得地对孩子发了火,事后她也很后悔。

她跟我说:“眼看着上班就要迟到了,他却死活不肯进幼儿园的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火冒三丈地把他往老师那里推。其实现在想想,在家里待了那么久,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很正常,我为什么要冲一个四岁的孩子发那么大的火?”

我问她,你小时候,喜欢上幼儿园吗?这一下,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原来,她小时候被老师责骂过,所以不愿意去幼儿园,于是每天送她进园,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有一天,上班即将迟到的妈妈,在她再一次从幼儿园里跑出来的时候,怒火攻心,冲她屁股上拍了几巴掌之后,抱着她放声痛哭。

这件事情,她一直记到了今天。而她在冲着自己孩子发火的那一刹那,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菲利帕·佩里,是一位有着二十年资历的心理治疗师。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我们是如何从上一代习得他们的亲子教养方式的,而这些教养方式,对我们养儿育女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在亲子教养方面可能犯下的错误,进而应当如何弥补这些错误。

读完这本书,我们也许会感叹:如果我父母以前就读过这本书,那该有多好。

亲子教养的传承

作者在这本书中说,我们很容易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或假设,而没有考虑到,那可能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勾起了我们过往的回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上一代承袭了一些不好的教养方式,这份阴影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教养自己孩子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地拆解、分析我们的童年,在家庭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愉快的、难过的、悲伤的、愤怒的,回忆当时的感受,分析现在的感受,会对我们厘清过去与现在,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教养方式的不良影响,有着极大的帮助。

那么,怎样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过去的情绪,归咎于我们的孩子呢?

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最好立刻在脑子里拉响“警报”——

这不是在警告你的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你自己的记忆闸门被打开的“警报”。

而这个“场景再现”的模式是这样的:你的发怒、情绪激动,都是你“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保护你摆脱再次回到童年时的那种不舒服的感受。

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你会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者不自信的感觉。

于是,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出于本能地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逃避和自我保护:直接发飙,或者陷入恐慌,而不是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其实,这种愤怒,并不是孩子触发的,而是过往的经历,唤醒了你内心深处的感受,让你看到了那个年幼无助的自己。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会放松下来,而不是迁怒于自己的孩子,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但是,下一次当我们再出现这种情绪的时候,不妨深呼吸几下,花一点时间想一想:

这样的情绪究竟来源于哪里,试着思考自己在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试着问问自己:这种感觉完全是当下的情境和孩子造成的吗?为什么我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而当我们看见、接纳了童年的自己,也许就会对我们的孩子多一份了解和耐心。

破裂与修复

当然,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哪怕是心理治疗师本人,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冲着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刻。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要沮丧和慌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弥补破裂的关系。

比如,你可以通过言语向孩子道歉,哪怕事情过去了很久,道歉也仍然是有用和积极的反应。

不要怕孩子因此觉得父母不总是正确的,而产生不安全感。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实可信,而不是“十全十美”,正视、面对自己的错误,是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记住,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用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

这些情绪大多数是不好的,所以你会想要逃离那些感觉,也许还会想逃离孩子,但如果你真的那样做了,就是把过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传给了孩子。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要负起多少责任,这才是亲子教养的关键。

孩子的感受需要被倾听

有一次,我去餐厅吃饭,旁边桌上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

十分钟的时间里,小男孩一连喊了几十次“妈妈”,可妈妈一直在低头玩手机,没有一句回应。

最后,小男孩从兴奋到怯怯,最后悻悻地沉默了下来,趴在桌子上,再也没有开口说话。

我知道做妈妈一定很辛苦,一定也有不想说话的时候,但那一刻,我真心地为那个小男孩感到难过。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父母如何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作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以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父母,如果父母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

“存在主义”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存在性焦虑”,指的是由于未能发挥生命潜能而引起的焦虑。

这是一种模糊的紧张意识、烦恼,或许甚至由于某种原因使本来能够达到的目标没有达到所引起的“安静的绝望”。

如果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产生这种“安静的绝望”——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被爱的。

上网随便搜一搜,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让人心疼。

当一个孩子的感受,总是能够获得父母的抚慰时,无论那是什么感受,这些孩子长大后,都会乐观地看待各种感受、接纳各种情绪,未来也不容易陷入抑郁或者焦虑。

让情绪糟糕的孩子感觉好起来的办法,不是假装没看见,而是关注、聆听、回应他们的感受。

回应的方式,不是压抑,也不是反应过度,而是包容,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家长看到孩子的愤怒时,应当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助他用言语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一个可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不让他受到愤怒的惩罚或者被情绪压垮。

对待其他的情绪也是如此。

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尤其是恐惧的感受,哪怕是他对新食物的恐惧。

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去要一个“结果”。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自己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好好安抚的成年人。

但是,你可以试着去努力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包括你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你理解他的感受,并不意味着你妥协了。

比如,孩子因为要买一个已经有了的玩具而大吵大闹,伤心哭泣,你表示理解他的“难过”,但并不是说你同意给他买这个玩具。

只是身为父母,你需要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而孩子也会体会到,你在做决定的时候,会考虑到他的感受,你在帮助他化解不适。

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关注与理解,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想抗议和哭诉了。

作为父母,当你敏锐地回应孩子的感受时,可以引导孩子和他的感受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

无论是什么感受——从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到满足与心平气和,再到兴高采烈及慷慨大方的振奋感,都包括在内。

这是孩子有一个健康心理的基础。

人必须快乐吗?

大多数家长在谈到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时,都会说一句话:“我希望他能够过得幸福快乐。”

这就需要我们回到问题的本源:快乐是什么?人必须快乐吗?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说:“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生活。”

如果我们试图以快乐来掩盖、麻痹痛苦,或者以转移我们或他人的注意力来忘却痛苦,我们就无法学会接纳和调整这种情绪。

换句话说,当你试图阻挡负面的感受时,也同时阻挡了正面的感受。

转移注意力也不是一个好方法,想一想,当你想和孩子谈论一下他的成绩单,而他却指着窗外说:“看,那里有一只松鼠”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长只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维持冷静,接纳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情绪,孩子慢慢地就会学会控制情绪。

比如,当你要离开孩子去上班的时候,两三岁的孩子伤心欲绝。

这个时候,你应当大大方方地、愉快地、带着关心和暖意离开,而不是流着眼泪、心慌意乱或者偷偷离开,这样对孩子毫无帮助,还会让他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你可以确认孩子的感受,给他一个拥抱,温和地对他说:“你不想让我去上班是吗?我傍晚就回来了,那个时候可以陪你玩你喜欢的游戏,好不好?”

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也需要学习以大家接受的方法,来表达他所有的感受。

成年人也是如此。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电视剧《都挺好》当中,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深刻:对母亲痛恨至极的苏明玉,成年之后一直努力工作,用力生活,却在父亲对她说了一句话之后彻底崩溃。

终其一生的努力,我终于变成了那个我最讨厌的人,多么令人绝望。

我们以为自己是一个个体,但其实每个人都会相互影响,在影响孩子行为的所有要素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最大。

现在,让我们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行为:

你总是很尊重别人吗?你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吗?你是不是凡事都得胜人一筹才能满意?你是不是表面上客气,背地里却对人说三道四?

记住,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无论你展现什么行为,你都是在教孩子那样表现,包括你本身不认同,但却无意中展现的行为。

孩子之所以会有一些不得体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没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与需求。

而作为家长,你的任务就是:解读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给他们贴上“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

你要做的是问问孩子和自己:他的行为试图表达什么?你可以帮他以更得体的方式沟通吗?孩子想用身体、声音和语言告诉你什么?

最后,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他的行为,是如何与你的行为***同产生的?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一般来说,大部分家长的管教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严格管教。

这可能是很多“虎妈虎爸”最常见的管教方式,实质上是把成年人的意志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几点练琴,家里的东西如何摆放,不能“顶嘴”,不能“挑食”,一言不合就是严厉的训斥,甚至打骂。

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

家长在给孩子示范所谓的“正确做法”,而且丝毫不能变通,家长有意无意地在教孩子:一定要作对的、僵化的应对,不能忍耐挫折。

这样的家长,习惯于以专制的方式和孩子相处,最终会被这种“控制欲”所反噬。

《隐秘的角落》剧照

第二种,是另一个极端:宽松管教。

家长从来不跟孩子谈任何标准或者期望。这一类的家长,通常是因为他们对亲子教育感到焦虑,不敢冒险,又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童年是在“虎爸虎妈”的管教下成长。

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别人对他有何期许时,会感到不知所措,反而更没有安全感。

第三种就是合作型管教。

指的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家长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

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

比如说:“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能够整理一下。”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也许这个时候孩子是需要你的帮助的。

确认那些感受。

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注意应该让孩子来主导,不要立刻否定他的提议。

你可以跟孩子说:“我还是希望你的房间能够保持整洁,你看看怎么样做才最简单呢?”

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总之,作为家长,当我们放弃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放弃争输赢时,就更容易看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更能思考我们如何向孩子示范怎么合作。

写在最后的

原生家庭,是近几年以来非常热门的话题,帮助很多成年人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成了很多成年人逃避困难的借口。

我们都说,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没有人生来就懂得这项技能。

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努力,发现与接纳,了解与原谅,与孩子建立起了安全、相爱、真实、包容的健康的亲子关系的时候,原生家庭的“魔咒”就会被打破。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庆幸我们读过这本书。

以上。

你继承了父母怎样的养育方式?欢迎留言。

「 壹荐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英菲利帕·佩里 著

洪慧芳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