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字的传说

?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为结绳说。《北史?魏本纪》中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在《周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二是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三是仓颉造字说。此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里有“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着书”。许慎《说文解字?序》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供联盟***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宋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贴》,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四是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五是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辞海》 “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