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透光镜
中国古代历史文物是历经了千年,随着时间沉淀留下的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要说这其中最让人感到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的,应当数几千年前就出现了的青铜器了吧!
青铜器是古代时候工艺最为繁琐,成品最为精美的古代历史文物。历史记载中,我国从商朝时候起,青铜器就已经存在了。司母戊鼎、马踏飞燕、编钟等等都是青铜器时代最亮眼的代表。
一直到后来汉朝时期,铁器的普及让工艺繁琐的青铜器逐渐低沉,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利剑、酒器、祭祀用品等等逐渐被铁制品代替,但仍有一种青铜器一直被人延续使用了上千年。
延续千年使用的青铜镜
中国是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也是使用铜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从商朝时期简单朴素、只是单纯用来给女人用来梳洗使用的铜镜,到了战国后期时,铜镜就被重视起来,很多工匠会在铜镜的边框或者背面用精美的图案和铭文来装饰。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造型独特的青铜镜开始出现,即使本来“占领”地盘的各种作用的青铜器皿、装饰品、祭祀品等等被更容易制造的铁器所取代,但造型独特、丰富的青铜镜却开始逐渐站到了更高的位置,成为了青铜器时代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角。
直到现在的影视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到,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古装剧,不管是贫穷人家还是皇亲国戚,女孩子用来梳洗打扮用的都是青铜镜。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青铜镜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墓葬中出土的,而最晚的直到清朝晚期的墓葬中都还有工艺精美的青铜镜。
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出土的仅仅在上海博物馆中存放的就有一万多面青铜镜,所以青铜镜在我国其实不算是个特别的存在,但却有一面青铜镜很是与众不同,被单独列出来供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
古代“黑科技”
这个单独被研究的、有着独特现象的青铜镜来自于西汉时期,是著名的“见日之光”镜。
这个镜子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其实从外表来看,这面青铜镜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而且与其他出土的青铜镜一样,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从墓葬中出土的时候又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氧化甚至破坏,这面镜子看上去有些破旧,而且还有一些包浆,镜面也不太清晰,只能照出模糊的影子。
青铜镜的背面和汉朝出土的其他青铜器差不多,有着浓重的带有朝代象征的修饰和铭文。
细看这面镜子,能够发现在铜镜背面正中间,有着一个小小的凸出物,这个纽扣般大小的东西其实是当时人们为了使用方便,特意制作的可以放在类似于支架上之类的东西。
在“纽扣”的周围一圈还间隔相当地刻着“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大字,这也是“见日之光”镜名称的来源。
见日之光镜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名字,还因为这面镜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可以发生反射光。我们知道,一般的镜子能够看到的应该是位于镜子之前的、镜面的场景,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自然的镜面现象。
然而这面奇特的镜子在光线照射之下,竟然可以反射出铜镜背面的场景。就比如说我们拿着这面镜子放在太阳光或者普通平行光的照射之下,透过镜子的光照射在墙面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铜镜背后的纹饰图案,甚至可以看清楚“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
这种“透光镜”的原理和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镜面现象的原理似乎有所不同,用光的折射、反射等原理来研究也只能知道“原理”是如何的,但具体怎么使一面镜子形成这样的现象着实是有些难度。
直到现在,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专家研究之后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理论作为支撑,所以这面铜镜在古代的时候被人们称之为神器,而在今天也被专家称之为“古代的黑科技”。
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古代技术
关于这面青铜镜的造成方法,专家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思路。不过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也许人们也并不知道它的原理,但是这种使青铜镜拥有透光性的工艺在汉朝却不少见,只不过到了北宋就失传了。
不过后来有考古学家发现,在清朝的时候也有人研究过这种可透光的青铜镜,他们当时认为这种青铜镜是因为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
而且这种青铜镜背面的图案纹路和铭文因为篆刻的缘故,会导致有一些地方特别厚,而有一些地方又相对较薄一些,这样就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形成不同亮度的投影,看起来就像是透光了一样。
但是这些原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证实,因为一直到现在,都没人能够模仿出一模一样的青铜镜来。其实不止是青铜镜,古代还有很多文物文化,都是我们现如今的科学技术也很难达到的。
正如秦始皇在没有现代发达的科技提供下,依然利用人力修建了长城、兵马俑等,古埃及国王法老建成了无需粘合剂就能抵挡住千年风沙的金字塔,古人们仅仅是依靠奇门五行和日月更替的推算就造出了能够计算日食月食、乃至彗星降落等奇异天象的“计算机”等等,这些技术虽然在现在我们可以得知其中的原理,可以去模仿、去仿制,但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东西真的是无法超越的存在!
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古人的智慧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即使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超智能技术都有很多的掌握,但是即使是一个被古人当作日用品的青铜镜,经过考古学家、科学家乃至西方专家都无法仿制出来,不得不说,古人们的创造力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