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的俗语。
关于牛的俗语:
1、牛耕田,马吃谷
解释:牛辛劳耕田,而马却到独自吃稻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2、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
解释:牛、马分槽喂养,在牛圈里出现马嘴,指多余。要人不要多嘴。
例:老女人大声骂老何道:“有你说的!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艾芜《我的旅伴》
3、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解释:指不凭空说大话,要看真本事。
4、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解释:比喻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明显的缺点自己缺不以为然。
5、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解释:牛没有力气拉起耙来歪歪斜斜,人没有理了说话就会不正直。
6、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
解释:比喻对方能力再强也有办法制服。
扩展资料
关于牛的成语:
1、汗牛充栋
读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解释: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译文:给他作传的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运出去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
用法: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近义词:左图右史、浩如烟海、汗牛塞屋
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例句:这位老先生藏书之多,用汗牛充栋这句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2、牛刀小试
读音:niú dāo xiǎo shì
解释: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译文:读了很多书,才高八斗,如今到韦城这个小地方去做官,不过牛刀小试、略显身手而已。
近义词: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反义词:大显身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老牛舐犊
读音:lǎo niú shì dú
解释: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译文:杨修被曹操所杀,曹操问杨修的父亲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杨彪叹气说:”我惭愧啊,没有能够像金日磾一样具有先见之明,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父母怜爱子女。
近义词:爱子心切、舐犊情深
4、九牛一毫
读音:jiǔ niú yī háo
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文:假如我被法律处罚遭到杀戮,不过就像九牛失去一毛,跟死去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不同呢?
近义词: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反义词:不计其数、多如牛毛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例句:地球在群星灿烂的世界中像九牛一毫一般是十分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