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是怎样一个人?
伦敦奥运之前,媒体给了近年势头正涨的张继科太多的标签和过度的渲染,很多时候掩盖了许多真实的东西。张继科性格桀骜,但不是张狂。他内向、不爱说话、很少笑,偶尔一笑,也是羞涩无比。他有自己的想法,有个性,并且会立刻付诸行动,这使他与传统的谨慎听话的中国国手有很大不同,没有令人讨喜的性格,直言不讳,不懂委婉变通,也因此长期不被重视,失去太多的机会,一直以来只能担任主力背后的小角色。
他因为少不更事的错误被遣回省队两年,要知道他那时只有16岁,还只是个正处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网传是因为受某队友怂恿,用其信用卡博彩输钱后被其举报,先不管此事的真假,单从另一面讲,(此处,几位前辈的“光辉事迹”。不过往事随风,在此就不多说了)。那段时间张继科被人嘲笑蔑视,整天戴着帽子不敢见人,曾两次掉下下水道井盖,还剃过光头,因为俱乐部的条件远远不如国家队,张继科只能靠每天给自己大量加练来缩小与国家队队友的差距,然而等他再次归队后,却发现曾经不如自己的同伴们都成了世界冠军, 曾经的那个天才少年却被前辈远远抛弃,被同龄长期压制。
说实话,若一直关注张继科,就会发现这些年尽管有一些成绩,但他似乎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08年连胜王励勤马琳王皓,夺得全锦赛冠军,不好意思,有人说三个奥运冠军刚打完奥运,不在状态,你这个冠军含金量不高,在几场比赛中,满场都是“王皓加油”, “王励勤加油”, “马琳加油”,在三位前辈大哥面前,你张继科算什么,对于这匹黑马,许多人甚至不屑一顾地说“年轻选手,只是冲劲足而已”。那时的你们,一定想不到曾不屑一顾的那个人会有今天的成绩吧。
09年亚锦赛男团,在马龙失局时,张继科独得两分,不好意思,就算你张继科力挽狂澜,马龙才是国乒的重点培养对象,是未来领军人物的首选,随后的直横大赛中你张继科也就是在赛前给马龙王皓马琳王励勤他们表演个相声,给人家助助兴,就算在同龄人中,你也只能是别人背后的绿叶而已。陪衬!
10年,莫斯科世乒决战,女团的意外失利给男团决赛降了好大一个温。输不起!不能输!初次打团体决赛,马龙失局,你张继科第一次风头盖过马龙、王皓,霸气初显,取得一分,可惜那次的主角是宝刀不老的马琳,是独得两分的马琳,是刘国梁抱头痛哭的马琳,你张继科只是跻身主力阵营,还不是超一流选手。
尽管付出了17年的努力;尽管童年没有任何玩具、一年只有大年初一可以休息;尽管从小整天蛙跳、单腿跳、交叉步、并步、跨跳而早早就练出一身不属于乒乓球运动员的完美肌肉;尽管浪子回头,通过重重考验,重新打回国家队;尽管频频在比赛中取得了佳绩,但是在人才济济的中国男乒,你张继科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太少,那时老马老王宝刀不老,王皓依旧是教练组的宠儿,小马小许势头正涨,而你,张继科,离伦敦依然很远。
张继科的微博上有这样一句话: “人平均一辈子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相隔约7年,大概25岁后开始出现,75岁以后就不再有了。这50年里的7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5次了,这5次机会里又有两次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 3次机会了。”
于是在2011年的鹿特丹,张继科抓住了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情——拿了世乒赛男单冠军。
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做些特别的事,对赛后张继科的撕衣行为诟病不已。说实话,我当时看完这场那场比赛的直播,并没有感觉到有何不妥,毕竟赛后的庆祝行为千奇百怪、司空见惯,直到媒体大肆渲染,网上议论不断,我才注意起这件事。
我只能说 :要是我10:5领先,被人追到11:12,最后再以14:12取胜,我也撕衣服;要是我因为少不更事的幼稚错误被送回省队两年,被人嘲笑蔑视看不起,最终凤凰涅盘,我也撕衣服;要是我从曾经的天才少年,因为回省两年,回来却发现曾经的同伴都成了世界冠军,我却一事无成,我也撕衣服;要是我被前辈远远抛弃,被同龄长期压制,终于突破重围、破茧成蝶,我也撕衣服。
因为这个冠军来得太迟了,十年乏味艰苦的基础训练,一年风光无限的年少成名,两年悔恨痛苦的人生低谷,五年艰辛曲折的奋起直追,张继科为成长所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只有经历曲折的人,才能理解爆发的意义,才会懂得赛场从来没有“黑马”,剽悍人生不需要解释,在那一刻,只有他的父母、他的恩师,还有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才能够理解到他疯狂举动背后的隐情······
张继科是个有教养的人,虽然他踢破过球场栏板。
他习惯性的会在比赛结束后会把球捡回交到裁判手里。
他的生活很有规律,睡觉查房时,他都是按点休息。
他总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当个组长收个手机也要亲力亲为。
他会在妈妈生日当天的0点发信息祝她生日快乐。
他曾为了满足粉丝合影的请求而等着迟到的粉丝。
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得瑟的小孩,其实,那不是得瑟,而是他特有的节奏,是他骨子里的自信,失去了这个节奏,失去了这份自信,张继科也就完了。
有时觉得“藏獒”并不完全适合他,赛场外的他话很少,除了和几个玩得来的队友闹闹,多数是一个人安静地上网、看技术录像、要不就是鼓捣他的“兵器”。球场上的他并不是始终都激情血性、勇打勇冲,也不像其他运动员那样赢球就叫。多数时间里,他面无表情,不喊不叫,沉静不惊,如同“冷面杀手”,而在比赛后半段,一旦他开始挥拳大吼,那就是他爆发进攻的时刻,那个“藏獒”张继科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