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八卦式?……
1、《童年》
本书 简介:《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
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他的创作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他的名字“代表着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时期”(鲁迅语)。20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开始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学和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心得:
1、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
2、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水浒传》
作品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名: 水浒传
又名: 忠义水浒传
作者: 施耐庵(一说与罗贯中合著)
出版时间: 版本繁冗,以明万历乙丑刊本、容与堂刊本,双峰堂刊本等较有代表性
成书时间: 元末明初
体例: 章回小说
文学地位: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章回: 主要有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本
世界影响: 已翻译成12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简介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作者施耐庵。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微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或《水浒全传》,
刻划人物,往往在人物第一次出场时,首先通过肖像描写,展示人物独具的性格特征,这是《水浒传》刻划人物的特色。 《水浒传》曲折动人的情节,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往往通过一个个场面展开、一个个细节描写、一步步地推向高潮。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108将:
「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
一同参赞军务头领:
「神机军师」朱武。
掌管钱粮头领二员:
「小旋风」柴进 「扑天雕」李应
马军五虎将五员:
「大刀」关胜 「豹子头」林冲?
「霹雳火」秦明 「双鞭」呼延灼
「双枪将」董平
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八员:
「小李广」花荣 「金枪手」徐宁
「青面兽」杨志 「急先锋」索超
「没羽箭」张清 「美髯公」朱仝
「九纹龙」史进 「没遮拦」穆弘
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一十六员:
「镇三山」黄信 「病尉迟」孙立
「丑郡马」宣赞 「井木犴」郝思文
「百胜将」韩韬 「天目将」彭玘
「圣水将」单廷珪 「神火将」魏定国
「摩云金翅」欧鹏 「火眼狻猊」邓飞
「锦毛虎」燕顺 「铁笛仙」马麟
「跳涧虎」陈达 「白花蛇」杨春
「锦豹子」杨林 「小霸王」周通
步军头领一十员: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赤发鬼」刘唐 「插翅虎」雷横
「黑旋风」李逵 「浪子」燕青
「病关索」杨雄 「拼命三郎」石秀
「两头蛇」解珍 「双尾蝎」解宝
步军将校一十七员:
「混世魔王」樊瑞 「丧门神」鲍旭
「八臂哪吒」项充 「飞天大圣」李衮
「病大虫」薛永 「金眼彪」施恩
「小遮拦」穆春 「打虎将」李忠
「白面郎君」郑天寿 「云里金刚」宋万
「摸著天」杜迁 「出林龙」邹渊
「独角龙」邹润 「花项虎」龚旺
「中箭虎」丁得孙 「没面目」焦挺
「石将军」石勇
四寨水军头领八员:
「混江龙」李俊 「船火儿」张横
「浪里白条」张顺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出洞蛟」童威 「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听声息,邀接来宾头领八员:
东山酒店
「小尉迟」孙新 「母大虫」顾大嫂
西山酒店
「菜园子」张青 「母夜叉」孙二娘
南山酒店
「旱地忽律」朱贵 「鬼脸儿」杜兴
北山酒店
「催命判官」李立 「活闪婆」王定六
总探声息头领一员:
「神行太保」戴宗
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四员:
「铁叫子」乐和 「鼓上蚤」时迁
「金毛犬」段景住 「白日鼠」白胜
守护中军马饶将二员:
「小温侯」吕方 「赛仁贵」郭盛
守护中军步军饶将二员:
「毛头星」孔明 「独火星」孔亮
专管行刑刽子二员:
「铁臂膊」蔡福 「一枝花」蔡庆
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二员:
「矮脚虎」王英 「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监造诸事头领一十六员:
行文走檄调兵遣将一员 「圣手书生」萧让
定功赏罚军政司一员 「铁面孔目」裴宣
考算钱粮支出纳入一员 「神算子」蒋敬
监造大小战船一员 「玉 竿」孟康
专造一应兵符印信一员 「玉臂匠」金大坚
专造一应旗袍袄一员 「通臂猿」侯健
专治一应马匹兽医一员 「紫髯伯」皇甫端
专治诸疾内外科医士一员 「神医」安道全
监督打造一应军器铁筵一员 「金钱豹」汤隆
专造一应大小号炮一员 「轰天雷」凌振
起造修缉房舍一员 「青眼虎」李云
屠宰牛马猪羊牲口一员 「操刀鬼」曹正
排设筵宴一员 「铁扇子」宋清
监造供应一切酒醋一员 「笑面虎」朱富
监筑梁山泊一应城垣一员 「九尾龟」陶宗旺
专一把捧帅字旗一员 「险道神」郁保四
《格列佛游记》
1、简介:《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另外,同名电影和动漫,也是根据该小说改编的。
2、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他是一名 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他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个贫困家庭,由叔父抚养成人。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别了人世,终年78岁。
3、 主人公大事表
时间 主要事件
1699年5月4日 乘“羚羊号”起航
1699年11月5日 漂流小人国
1701年9月24日 离开小人国
1702年4月 回国
1702年6月20日 乘“冒险号”起航
1703年6月 到达大人国
1706年6月3日 回国
1706年8月5日 乘“好望号”起航
1707年4月 到达飞岛国
1709年5月6日 离开拉格奈格,去往日本
1710年6月9日 到达日本长崎
1711年4月10日 回国
1711年8月7日 以船长身份乘“冒险家号”起航
1714年5月7日 到达慧骃国
1715年2月 离开慧骃国
1715年11月5日 到达里斯本
1715年11月24日 离开里斯本
1715年12月5日 回国
4、思想内容: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家等。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公爵地位的可耻行为等。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5、人物性格:格列佛和鲁滨孙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是一个勤劳勇敢、机智善良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顾惜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勇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佛林奈浦(利立浦特王国的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斯开瑞士(利立浦特王国的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 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在第一部中,对待格列佛的生活有些吝啬的感觉,但结合第二部,这种感觉就随之消失。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小人国王后小气、贪慕虚荣 、心狠手辣。
主题思想——集中反映了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腐败的政治制度。
《名人传》
1、 作品简介:
本书由罗曼?罗兰(法国) 著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2、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上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罗兰认为戏剧不但可以针砭时弊,还可以鼓舞人,用戏剧手段可以直接影响群众。他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写了八部
“革命戏剧”《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等,另有“信仰悲剧”《圣路易》、《哀尔帝》、《理智的胜利》。但因艺术性不强和资产阶级的批评而未获成功,从此开始小说创作。20世纪初,写了许多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米开朗琪罗传》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兰最伟大的作品,并因此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3、 内容介绍: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4、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琪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性,而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虑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
5心得: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海底两万里》
1、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著名书籍。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海底两万里》是他的幻想小说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佳作之首。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等。尔纳总***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还有几部剧本,一部《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神秘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2、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又译:阿罗纳克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他和仆人康塞尔(又译:孔塞伊)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又译:内德?兰德),被尼摩(又译:内莫)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4、人物欣赏:
尼莫:《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这个人显得很高傲,他那坚定沉着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从他的整体形象来看,从其举止和表情的一致来看,按照相面先生的说法,他富有一种不容质疑的直率性格。
阿龙纳斯教授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康塞尔
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尼德兰
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暴,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法拉格特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