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一定要知道的三个人
关于《易经》的形成,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关键人物无非就是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人。其实网上关于《易经》的形成有很多,神话也好,野史也罢,其实我们都无从考证。但无论哪个故事,都离不开上面提到的三人。
伏羲画出了八卦图,周文王和周公演变后天八卦、六十四卦卦辞、爻辞等。孔子及其弟子在后期进行了整理,把其中的哲理编撰了出来。
这就是《易经》简单的发展进程。结合历史的发展,伏羲所在的时代是上古时期的原始社会,人们生存状况受到自然影响非常大。最早的伏羲氏作为部落首领,要保护部落成员的安全,于是他观察大自然,日出日落的交替、四季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探寻这些规律的关联,他又向更深的星空进行探索。开始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并用符号记录。把这些与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相关联,画出了伏羲八卦图。
到了周文王时代,那是是奴隶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对易经的研究也开始不同。之前是以自然为本,现在则是着重研究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王将八卦重叠,演变为六十四卦,并对这六十四卦用文字进行表述。这就像是在模拟宇宙万物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规律就在这些符号中。
最后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孔子。都说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把一本占卜之书变为哲理之书。并且这些哲理可以在生活中真正的得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