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中哪个歌手的哪首歌或专辑听完让你始终无法忘怀?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哪惧雪霜扑面”“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曾经深入国人血脉之中的这些歌曲,能够让不分地域、不分年龄的全体中国人都热血沸腾、引发***鸣的词曲旋律,承载了一代代香港音乐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内地词曲作家和歌手为香港初代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乐音、李隽青为电影《月儿弯弯照九州》创作的同名主题曲传唱至今依然脍炙人口;从上海移居香港的王福龄的著名作品有《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钻石》《甜言蜜语》《我的中国心》《狮子山下》等。
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香港精神”的觉醒,一代从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的香港青年开始在“狮子山下”团结在一起,有了新的身份认同,以“中国香港人”的身份去埋头苦干、创造属于自己而非依附于殖民地身份的历史,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迅速诞生了接地气的粤语流行音乐。
开粤语流行音乐时代之先河的是许冠杰,他的歌代表了为香港的崛起奉献了汗水和泪水的草根心声,而有着深厚粤剧基础的罗文用他超强的专业功底把粤剧唱腔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其他还有关正杰、徐小凤、叶丽仪、汪明荃、林子祥等名震一时的明星人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时代洪流中,香港绽放着勃勃生机,港乐也迎来了全盛期。顾嘉辉、黄沾、郑国江、卢国沾这样的港乐大师也在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港乐的风格越发包罗万象,既有大气磅礴又有细腻敏感,既有大时代又有小清新,生活、工作、爱情、婚姻、家庭等等任何社会现实题材都可以融入其中。
香港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际化地位反过来也推动港乐冲破方言地域局限扬名海内外,留名世界音乐史册。港乐的历史见证者郑国江回忆港乐黄金年代时说:“那时候的我们将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坚毅包容通过歌曲传递到全世界。”
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叶倩文、李玟……这些魅力四射、熠熠生辉的明星从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舞台走向东南亚、日韩乃至全球。
这是华语流行音乐以香港为阵地在全世界打出一片天下的时代,进行着强势而又优质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香港在层出不穷的巨星“天王”,宝丽金、索尼、华纳等唱片业巨头和各大媒体举办的颁奖盛事的推动下成为“东方好莱坞”。
港乐进入内地的时间比改革开放还要早一点,大概在1977年前后,当时很多香港流行音乐的录音带,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入到广东和福建等地,再进一步北上。”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当时世界华人影视制作中心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一传入内地就是万人空巷的效应,《万里长城永不倒》《上海滩》《铁血丹心》《万水千山总是情》电视剧主题曲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内地得到广泛传播。
1997年之后,香港流行歌曲与内地的合作更多。影响几代人的华语流行音乐人罗大佑2000年前后就把重心由香港转往北京,谭咏麟、李克勤、梁翘柏,谢霆锋、容祖儿、杨千嬅等很多香港歌手、音乐创作人和制作人早已经把内地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地,特别是如集作曲、作词、编曲、音乐监制于一身的梁翘柏等幕后音乐人,协助内地卫视平台打造了很多现象级的音乐综艺节目,他们以其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内地机构和观众的广泛尊重与认同,以更深刻的方式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港乐黄金一代的作品启迪了如今在文化产品创作领域最具有话语权的“70后”“80后”的内地音乐人,很多人在不同场合都讲过自己曾受到港乐的深刻影响。“我想起了自己沉迷于粤语歌曲的青春岁月。”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李健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他少年时代受到香港文化的滋养很多,当年小伙伴形容一个人很时髦都会说这个人很“港”,“港乐”内容的丰富与手法的细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