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拳的烦恼?
“练拳”是武术爱好者最熟悉的用语,也是多数练武之人感到茫然,需要终生解读的词汇。我为什么把“练拳”这么通俗易懂的用语,做为我论述的重点,因为我听到太多“我这一辈子,拳白练了”的长叹之声。
如何练拳将决定你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终生徒劳无功的结局。本人将恩师的教诲与自己40多年研练的切身体会奉献给热爱武术事业的武林同仁,但愿能给后学有所启示。
记 得年青时,请求师父把绝招教给我,郑先生写了一个“练”字,说道“练到功夫上身,招招都是绝招,没有功夫,什么招都不顶用”。当时我不是十分理解,认为师 父保守,郑先生觉察到我的误解,说道: “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我牢记恩师的教诲,闷头苦练,事实证明,我受益最深的就是 一个“练”字。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千百年来先贤们智慧的结晶,内容丰富,但并不神秘。入门容易,深造也不难,最难的是持之一恒地坚持锻炼。只要你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刻苦锻炼,精心揣悟,定能步入太极拳殿堂。
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用功程度:
“坚持锻炼乃健身之道,刻苦锻炼,精心揣悟乃克敌制胜之道,修身养性,心态平活乃长寿之道”。参于锻炼的人们,因为年龄、体质、职业不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和用功程度。
年老体弱以健身疗病,延年益寿为目的。
初练赵堡太极拳,脑子不要想的太多,什么以意导气,动作配合呼吸,动作的细节,统统都不要去想,尽量减轻头脑负担以轻松自然的心态去接受赵堡太极拳。
轻松自然是赵堡太级拳的基本原则,动作轻松自然,呼吸轻松自然。按照动作的基本要求,先求大样,再改细节,先求外顺,再找内合。盘练拳架处处注意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作到了外三合,就求得了外顺“外顺则内合”,动作和呼吸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配合。只要持之一恒地坚持锻炼,定能收到强 身健体的效果。
忠告老年朋友:
①武当赵堡太极拳只有高低架之说,无有大小架之分。高架为年老体弱养生健身之拳架;低架为盘练功夫上阵御敌之拳架。年老体弱以高架锻炼为主,待体能增强后,拳架逐渐放开走低,根据自己的体能,在拳架的高低上调整活动量,每次锻炼出点微汗即可,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②锻炼、学习、饮食、作息规律有序进行,以保持生物钟的稳定,生物钟的稳定,是身体健康的可靠保证。
③人到老年,遇事不可强求,修神养性,陶冶情操,按照太极拳平心静气,以柔克刚,不急不燥的道理处世。儿女自有儿女福,有钱无钱随其自然,心态平和,知足常乐,这才是长寿之道。
养生是根本,技击是灵魂:
健 身运动,首推太极拳运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它独特的技击内涵远未达到普及。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对太极拳的内涵极其陌生。没有青少年的参与,就没有太极拳灿烂的明天,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于太极拳锻炼。是宏扬、挽救太极拳这一宝贵武林文化的首要任务。
为了使青年朋友尽快入门,不走弯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择良师而行:一个庸师耽误你的一生,一个良师益友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择良师而行,是练有所成最关建的因素。能遇良师一是缘份,二是明智的选择,社会之大,鱼目混杂,笔者为初学者选择老师,提几点建议,以供参改。
老师讲的好:太极拳健身,技击都有着科学的道理。老师讲的通俗易懂,是好老师,凡是玄说、神说,多半都是假货。
老师不但讲的好,而且做的好:
拳架。老师拳架规范,严谨、顺畅。中正安舒,轻松自然的神态中含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技击。老师本人或弟子参加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实践出真知,不参于比赛、交流、切磋,而大谈技击,是纸上谈兵。
为青年朋友订个一般规律的锻炼收效时间表:
每天训练2—3小时,三个月,拳架基本规范,体能明显增强,六个月,规范演练拳架,并基本掌握常用招法。九个月:熟练掌握常用招法,同级别的外行已不是你的对手,一年后,你的身体健壮,精神充沛,技术熟练,基本具备了对外切磋交流的能力,可在省、市地区赛事中捡验自己的实力。
如果你按照老师的要求训练,而未收到如期效果,建议你换一位老师。
抛弃错误理念,避免进入误区
太极拳“神”在以柔克刚,“妙”在借力制人,太极拳克敌制胜的技法,劲道都有着科学的力学道理,有些所谓的太极拳理论家,故弄玄虚,生搬硬套一些和武术毫无关系的理论把本不神秘的太极拳说得云山雾罩、玄而不玄,使初学者如坠雾里山中,有些极端错误的说法必须坚决给于批驳,以免误导后学。
“太极拳10年不出门,要练太极拳上乘功夫,需要几十年的磨练”。
十年不出门等于闭门造车,永远不堪一击,这种极端错误的说法,极大地阻碍了青少年的参于,必须坚决予以批驳。
太极拳一年后即要出门交流、切磋、参赛,在实践中总结精验,不断提高完善自身,这是太极高手的必经之路。
“学习太极拳必须首先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锻练”。
先贤的太极拳论已有几十万字,加上近几年来各门派拳师纷纷着说论传,有关太极拳的理论已有几百万字,试问?有几个年青人能看进去,有几个人能看懂,就算你仔细研究,弄明白说得有理,也是纸上谈兵,耽误了你练功的大好年华,有相当一部分练习太极拳者谈起理论一大套,搭手就栽倒,就是这种错误的受害者。
恩师郑悟清先生,研练传授武当赵堡太极拳60多年,未能留下著作,世人普遍认为是一大憾事,本人跟随恩师20载,谈及此事,恩师言道“真传一句话,假传 万卷书”。书中所说未必都是假话,言传身教几句话就能明白的道理,在书中说来道去,未必就能说明白。拳打万遍理自通,一层功夫一层理,练拳有了功夫,有了体会一点就透,几句话就能使人恍然大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门须老师言传身教,深造靠自己刻苦锻炼、精心揣悟、练拳、交流、比赛,有了切身体会,才能在书中找到有用的东西。
“不懂劲推手,像盲人走路,不懂劲推手影响用功进程,因此不懂劲不让推手”。
差之秋毫,谬之千里,试问?不推手怎能懂劲?推手是接近实战的对练方法,推手才能检验拳架是否规范,推手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推手才能知劲、懂劲、灵活的用劲,才能逐步走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级阶段。
“据当代一些内家拳家的切身体会,学内家拳一开始一直把技击作为目的来锻炼,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恰恰相反,一开始把技击作为目的来锻炼,说明有真知灼见,一开始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太极拳的实质,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说太极推手道:
何谓太极推手道?太极拳修身养性,健身之道,太极拳克敌制胜之武道大法。太极推手道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发劲,借力制人的摔打擒拿技法是我中华武术的真缔。
纵观各徙手搏击项目,皆是以强制弱,力大打力小,太极推手道独特的训练方法,决定了惟有太极推手道能以小制大、以弱制强,惟有太极推手道能战胜白人、黑人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
本人倡导太极推手道,实是希望太极拳这一古老的武林文化更快、更高、更强的迅猛发展,使遥遥无期的太极高手与修炼者近在咫尺。
什么是推手竞技?通过手臂控制对方的重心,使对方失重倒地为摔法,通过手臂控制对方的关节为拿法,使用摔拿技法战胜对手,为推手竞技。
一个优秀的推手竞技运动员即要具备摔柔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还要具备擒拿和防拿的能力,所以推手竞技比摔跤、柔道更激烈,技术要求更全面。
推手比赛和其它竞技项目一样,低级的比赛是体能的对抗,高级的比赛是技术的对比,顶级的比赛是体能、技术、精验、智慧的较量。
“四多”是通往太极高手的必经之路:
多练:多练拳架是基础,盘练拳架使你身体强壮,精神充沛,身体动作协调一致,这些能力的具备,是你战胜对手必须具备的条件,“一层功夫一层理”多练就有了切身体会,就能悟出太极拳深层的道理。
多问:不要等着老师讲,不懂就问,遇见问题想不通就问,一是多问才能多知多懂,二是初练太极拳需要老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多想:精心揣悟,认真体悟每一招式劲道之走向,在具体问题上不断思考为什么,不断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要有所发挥。
多交流:多推手、多参赛。多推手使你招式熟练、反映灵敏、多参赛,实践出真知,实战中的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克服僵劲,消除本能是太极推手道的必修课:
僵劲、死硬之力、僵劲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缚着自身。僵劲使你“听劲”迟钝、灵敏的“听劲”感觉是太极拳独有的强力武器,修练太极推手道,克服僵劲,首当其冲。
消除本能:人拉我座,人推我顶,产生抗力是人身之本能,本能产生的抗力和僵劲是通往太极殿堂的拦路虎。太极拳“神”在以柔克刚,“妙”在借力制人,它的“神妙”全部来源于克服僵劲,消除本能,坚定不移地克服僵劲,消除本能是太极推手道修炼者的正道。
太极推手道24字要诀:立身中正,不贪不欠,看手看肘,不丢不顶,急来急应,手到脚到。
任何有关太极拳的论述都提到此24字,笔者之所以把这24字提到要诀的高度去认识,因为成功是你真正做到了此24字,失败的原因肯定出现在你没有做到此 24字,真正的高手,有手不见手,有肘不见肘,使你想做而做不到此24字。把这24字做为太极推手道的座右铭,出现问题通过这24字查找问题本质存在的原 因,遇到什么样的对手,你都能做到24字要诀,你将无懈可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立身中正:“身法正,不令而从,身法不正,虽令而不从”,盘 练拳架处处做到外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合)推手随时随地注意外三合,对方捋列,我跟进,注意手到脚到,身形不可前俯,对方推按,步随腰转,注意身形不可前顶后仰,只有身法中正,才能支撑八面、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步法行动自如。
不贪不欠:贪为过,为顶,凡被对方捋翻、趔摔、折打 者,均犯此病,欠为偏、为背、为软,凡被对方按发,折打者均犯此病。身法中正,劲道不贪不欠,为规矩,凡使用捋劲,趔摔者均借你前顶之力或用捋劲使你身形前俯,左歪右斜,我规矩、我感觉在前,借你捋劲,随即跟进,或掌或肘或肩靠打翻对手,凡使用按劲者,必先领偏挤背,我规矩,感觉在前,借你领挤之力,步随 腰转,趔摔或捋翻对手,规矩者,才能真正做到“彼不动,己不动,被微动,己先动”。
看手看肘,不丢不顶:我出手先占正门,严密看手看肘,不丢 不顶,劲道不贪不欠,规矩运转,静观其变,对手正面对我,双手肘均在我控制之中,对方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属偏、属背、前手则被我控制,我双手制一手,对方立即受制于我,严谨的看手看肘,不丢不顶的劲道使敌好进难走。
急来急应,手到脚到:太极拳与柔道,摔跤及其它拳种流派交流的失败者,主要原因 是速度跟不上,速度慢是太极拳手易犯之病,病根为没有理解太极拳稳如出岳,动如雷电,迅雷不及掩耳之内涵,平时推手,只是慢推,没有或很少快慢相间的推手练习,没有养成快速的习惯,盘练拳架快慢相间,拳架快而心静,心跳不快,推手快,手脚快、平心静气,气匀心不慌,培养沉着冷静,快速应变之能力。
“手到脚不到,发人必不倒,手到脚到发人如拔草”。手到脚到是发劲完整的根源。
实践、总结、提高完善自身:
自古以来武林界认为武术集大成者方为太极拳,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为“无懈可击”。无懈可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完善自身中获得的,认真地总结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应注意两大要点。
①胜利不是自身的优秀,而是对手的不足,切记,技艺无止境,自满是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失败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自身的不足,永远要在自身上寻找不足,不断地提高完善自身。
②“取长补短”在武术交流中是不存在的,拳击、柔道、摔跤及其它拳种流派,它们的长处都是在长期的锻炼中得来的,你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它们的长处,要想得到它们的长处,必须长时间的从事这些项目的锻炼,你今年练拳击,明年练柔道,后年练少林,其结果是样样都通,样样都不行。
其它拳种流派的长处之所以能在你身上发挥,是你本身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寻找自身的不足,调整自身的训练计划,充实完善自身,使对方的长处,不能在你身上发挥这才是正道,总结经验,努力塑造无懈可击之身,是修炼太极推手道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刻苦锻练是前题,科学训练是关键:
在高手如林的全国乃至国际大赛中,推手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心理素质将接受严峻的考验,太极推手道的训练,在继承太极拳精髓的同时,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应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对运动员的血型、骨质、肌肉、心理素质进行测试,把好选材第一关,并经常不断地根据运动医学专家的指导调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②充分利用现代运动器械和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期迅速,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及心理素质。
③传统的饮食习惯必须改变,接受运动给养学专家指导,科学地配给营养,以求运动员具备最佳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