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悲催的状元,才当20天就被革职处死,是朱元璋糊涂了吗?
说到状元,理应是人生一大乐事,一举成名天下知,怎么会是悲催的呢? 刚开始我也不信,直到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一个钟馗的典故。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钟馗原本是唐朝德宗年间人士,自幼饱读诗书在科举中一举拔得头筹,摘下了状元。但是在唐朝的科举中注重学子的外貌长相,钟馗在面见圣上时,因为粗犷的外貌遭到了歧视,一怒之下便自刎而死了,成了下面的公务员。 不过故事始终是故事,当不得真。后来细细查阅了历史上如过江之鲫的状元们,还真发现了一位死得颇冤的悲催状元,仅仅当了20天的状元便被处死了,他的经历还关乎明朝洪武四大案之外的另一件大案。 这届科举发生于洪武三十年,也就是朱元璋去世的前一年。此时朱元璋已经70高龄,兴许预感自己可能最后一次主持科举了,因此这届的科举规格也特别高,请了当时的大儒刘三吾做主考官。 一切按照以往的惯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来,最终角逐出了51名上榜学子,其中今天的主人公陈安位居榜首夺得状元。这也没什么稀奇之处,但细心之人八卦了一下这些上榜学子的身份,竟然发现上榜者全部都是南方人士。 这个发现顿时就在全国上下炸开了锅,许多北方学子纷纷表示不服,怎么可能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后来舆论越来越大,传到了朱元璋的的耳朵里,老朱艰苦创业,好不容易建立了一份基业,生平最恨别人欺骗自己,下令成立了专案小组进行彻查。 一番严格的审查下来,却发现完全没有问题,南方学子都是凭本事上榜,而北方学子的试卷多有瑕疵,这件事就揭过了。但北方学子们对此仍然不满,说这审查组的背后也有黑幕,舆论持续升温,最终老朱一怒之下,将主考官发配边疆,审查组人员亦受到轻重不一的处罚,最惨的是金科状元陈安,直接革职处死,此时距离其高中状元仅20天! 此案就是继洪武四大案后的又一大案「 ”南北榜案”。不少人认为朱元璋老糊涂了,是非不分,毕竟他当时已70高龄,客观地说这事确实办得不地道,一个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好不容易一朝功成名就,却如此草率的断送了性命,令人心寒。 不过看看此案的后续,真相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了。之后朱元璋亲自把关,选出了61名学子上榜,但这次上榜的人却清一色是北方学子! 重点:如果说再次选出的上榜学子南北都有,还可以断定老朱糊涂了,但是新的上榜者全部是北方学子里面的门道就值得推敲了,要知道老朱自己还是南方人出身呢。 这无疑是老朱有意追捧北方学子,目的何在?细心研究之下其实不难发现,在此案之前的六次科举中状元皆南方人,「 ”南强北弱”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放在平时也就罢了,但此时元朝刚刚被老朱推翻,元朝的力量主要在北方,明朝初期北方还发生过多起余孽造反事件,因此老朱心中对北方是不放心的,而他定都南京,南方完全在掌控之中万无一失。在北方问题上一个处理不当,都有可能使刚刚立足的明朝陷入危机。人才是国家的基础,因此他在这个案件中选择了倾向北方,就是为了给北方的学子、官员一个暗示:好好读,好好干,老朱家不会亏待了你们。 感谢翻阅,欢迎讨论。关注「 ”史河奇谈”,每天与您一起走进历史的大千世界。历史上最悲催的状元,才当20天就被革职处死,原因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