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地名由来说竟有8个版本 都是谐音哪个更靠谱?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境内,是万里长城最著名的景观之一。?八达岭?之名,最早时见于金代诗人刘迎的长诗中《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和《出八达岭》。元代这里称?北口?,是与南口(今昌平南口镇)相对而言。此后才有?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形容这里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其险要。然而,关于?八达岭?这一地名的由来却一直说法不一,甚至多达八九个?版本?,且各有渊源

 八达岭长城

 ?八大岭?谐音说

 八达岭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最初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所以当年兴建这段长城非常艰难,建筑材料难以运送到山上,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修长城而死。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了?八达岭?。

 ?巴达岭?谐音说

 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地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此说不实,经查阅《中国历代帝王录》、《中国皇帝大事年表》和《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过叫?巴达黎黎?的皇帝。但却有一位叫奇渥温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皇帝,他就是元朝第四位皇帝仁宗,在位9年。其出生地在今天的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内,其名字中确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若联想到元朝时皇帝每年要从大都(北京)到上京(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往来一次,而处于必经之地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八达岭?也是有可能的。

 ?八字岭?谐音说

 从高空俯视,八达岭长城是建在一处呈?八?字形的山脊上,北一楼至北八楼是左边的`一撇,北八楼至北十二楼是右边的一捺,所以最初的地名称?八字岭?,所修建的长城被称为?八字岭长城?。到了明朝,永乐皇帝巡视到此,站在长城上左右观看,觉得八字岭长城看着比较形象,但名字太俗了,于是改名为?八达岭长城?。

 ?把鞑靼?谐音说

 明代的时候,八达岭一带有大量驻军,以防范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因明时汉人把东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这种说法似乎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满族人多生活在今天的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离这里还很远,不是在居庸关外,而是在山海关外,而离这里较近的应是蒙古人。明朝迁都北京后最担心的是元朝残余势力的进犯,所以在今天的八达岭一带部署了很多军队,守护边关。

 ?八卦岭?谐音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云游到八达岭一带,他站在山上举目四望,但见这里的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便住了下来,在一个石洞里研读《周易》,并走遍了附近的八座山峰。每登上一座山峰后,都要朝四处仔细察看,并对照八卦图仔细揣摩,最后由东北向西南依次将这八座山峰命名为?乾卦岭?、?坤卦岭?、?震卦岭?、?巽卦岭?、?坎卦岭?、?离卦岭?、?艮卦岭?、?兑卦岭?。但这些山峰的名字不容易记住,于是人们就将这八座山峰俗称为?八卦岭?,后来被谐音成了?八达岭?。

 ?八道岭?谐音说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统率主力大军由西安出发开始东征,直奔北京城。三月十五日起义军抵达今天的八达岭一带。据传大军征战到此时,因城关易守难攻,起义大军受阻于长城之外,数日不进,李自成不由得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说前方还有八道险关。李自成听罢长叹一声:?这里的八道岭实在是难以越过,看来强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义大军改道而去,后来这里被称为?八道岭?,时间一长就被谐音成?八达岭?。

 ?八斗岭?谐音说

 八达岭长城连绵起伏,将八座陡峭的山峰联系在一起,而每一座山峰都像一个扣着的大粮斗,不但坡度大,而且呈不规则多边形,由东北向西南依此排列,所以当地人将这八座山峰称为?八斗岭?。明弘治年间曾对这里的长城进行修葺。一天孝宗朱祐樘?巡幸?至此,但得知此地称?八斗岭?,觉得不雅。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蒙古、张家口及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路径通达,于是重新赐名,将?八斗岭?谐音成了?八达岭?。

 ?八家岭?谐音说

 很久以前八家岭一带并无人烟,到了元朝时才有人定居,因最初住在这一带的只有八户人家,并以放牧为生,故称?八家?,而人们放牧的高山被称为?八家岭?。后来村落越来越大,已有百十户人家,再叫八家有些不妥,于是谐音成了?八达村?。而附近的?八家岭?也被谐音成了?八达岭?。

 其实,以上几种说法大多都缺少确切的文字记载,有些过于牵强附会。?八达岭?之得名,最可信的说法应是明代学者蒋一葵在《长安客话?o边镇杂记》中的解释:?出居庸关,北往延庆州,西往宣镇,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因为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由此往北是延庆、赤城、蒙古,往西是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往东是永宁、四海,往南是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