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道教圣地

1、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见龙虎,故改名为龙虎山。

2、齐云山:

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

3、鹤鸣山:

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作鹄鸣山,又名东山,现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所造天尊像,身穿宽领大袖道袍,足着首靴,是道教造像的代表作。

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作鹄鸣山,又名东山,现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所造天尊像,身穿宽领大袖道袍,足着首靴,是道教造像的代表作。

4、武当山:?

它背依神农架,面对丹江口水库,奇峰嵯峨,道观林立,景象万千,是国家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72峰之首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

武当的来历:

据传,武当内家拳的祖师是北宋徽宗时的武当丹士张三丰。他在武当修炼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式给张三丰以极大启示,就而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术。

武当武术的起源之说历史上争论颇多,但蛇在攻防之时采取的姿势却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当内家功夫的真谛,那就是“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后经历代宗师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武当拳术又派生出众多的门派和种类,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套路;太极枪、太极剑等各种刀剑械术;轻功、硬功、绝技及各种强身健体的气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