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折陀螺
陀螺的折法如下:
1、准备三张方形彩纸,先拿出一张中间对折后展开,随后上下两个长方形再向中间折痕处对折,折好的长方形再进行中间对折。
2、然后再把上下部分对折到中间位置,四个角拉开,顺着折线向外折,形成两个相同的梯形。
3、把四个延伸的三角形往里折,形成了四个小正方形,把四个小正方形的两边向上折成三角形后展开。往里折之后再往上翻过去,再把四个边往外折,就完成第一个部件了。
4、拿出第二张彩纸,先沿对角线对折,把四个角往里折,翻面再把四个角往里折。再翻面再往里折,最后再翻面,把四个角往上翻折,就完成第二个部件了。
5、拿出最后一张纸,四个角往里折三次,过程中不需要翻面,然后十字对折。
6、往里挤出一个角,就是第三个部件,最后把这三个部件组合起来就完成了。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gá)”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éluō。河南濮阳地区叫delou,焦作一带方言称为皮老尖。
折纸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如下:
1、发展动手能力
折纸是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协调性的好方法。折纸活动中的折、压、翻转、展开等各类技能都需要幼儿左右手的互相协调、配合和手指的积极活动。如纸对折后需要将纸压平,我的方法是:请幼儿把纸放在桌上,一手轻轻按住纸,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指甲沿着折痕“刻一刻”,就能又快又好地把纸压平了。
在整个折纸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类似的需要幼儿较为协调、准确、精细的动作技能,幼儿的小肌肉群得到了训练,动手能力也提高了。
2、全面开发智力
人脑中与手指相联系的神经所占面积较大,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就能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正如“心灵手巧”,折纸就是一项有益于幼儿智力发展的活动。
双正方形、双三角形、双菱形是折纸活动的基本型,在此基础上只要稍加变化,就能举一反三出许多作品来。看步骤图学折纸则需要幼儿认真仔细看清图示,发展了观察力、目测能力和判断力。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需要许多步骤,幼儿要记住每一步的折法和顺序,这就需要幼儿有较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