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 赏析
边城浪子》的表面故事是复仇,傅红雪复父仇。
文明社会不容许个人复私仇,但却欣赏以复仇为题的文学作品,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等,原因相信不止人类本就渴求报应那么简单。
复仇的故事通常都牵涉着激烈的感情:刻骨的仇恨,喷滚的愤怒,以至炽热的爱情,遽寒的落寞。这些感情力量本足以淹没一切,导致死亡,再配合起复仇情节中必具的凶险悬疑,更令读者心动神驰,不能自己。
复仇故事的背景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很可能发展到警匪追逐。古今中外,复仇文学所写的多是古代的事,而社会背景多是无政府状态。
武侠小说的世界-江湖-正是个没有政府的世界。在政治上官府不理,法令不行,在风俗上江湖儿女更不拘于礼法,而且生活简单,需求不多,没有文明人各种经济上的累赘。这独特的武侠世界为武侠小说平添一度其它现代小说体裁没有的自由。由于这特色,武侠小说体裁特别适宜于写快意恩仇一类的题材。武侠世界没有森严的外在价值标准,所以更能表现出个人内心衡量恩仇时的矛盾冲突,尽量发挥描摹人类的激情。还有,武侠小说写古代的事,其时民风野蛮粗犷,不比现在局促斯文,所以较能配合复仇的气氛。
我们的现代小说作家很多像喝绵羊奶长大似的,作品柔弱得没有一根骨头,温驯得没有半点气魄,割破手指哼上三天叫做敏感的诗人气质。相形下武侠小说的草莽气息便很吸引人了,这也许是武侠小说能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古龙小说的特色之一在其能够表现出一种原野的活力。他小说中两个突出的人物,萧石逸与阿飞,都在荒野中长大,敏锐如山豹,冷酷如冰山,感情澎湃如雪水汇成的巨川,生机倔强如疾风下的劲草,他们身上喷发着一股能激起读者热血的活力。《萧十一郎》与《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的顶尖作品,但以整部小说题材来说,我以为最能把这原始力量表露无遗的却是《边城浪子》。
《边城浪子》仿佛把我们带回黑暗的洪荒,小说开始时古龙把傅红雪比作原野上的狼,在他心中抑郁塞积着无穷活力,这足以毁灭一切的潜力,最初表现于无限的愤怒悲恨,傅红雪要用最残酷的自制来抑止它们爆发。经过无数冲突,傅红雪终于驯服了这野蛮的活力,但在这挣扎的过程中,他要承受数不完的打击与折磨,其实整部小说就像以天地为洪炉,以造化为大冶,把傅红雪从一匹狼炼成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
《边城浪子》有两个主角:傅红雪与叶开,两个极端不同的人。
假如傅红雪是个来自洪荒,感情激炽的人,那叶开就像个过份文明社会所产生的影子:机智无敌,有高度效率,冷静的麻木,轻浮的无情。古龙大概想把叶开代表爱与宽恕,来与傅红雪之愤恨相对照,可惜他这意图完全失败-叶开除了不停抛弄几个名词外,没有表露出丝毫真切的仁心爱意,而傅红雪的心理和行动反能较确实地表现宽恕之道。
我觉得《边城浪子》写傅红雪复仇与西方俄利斯底复仇故事的意味有些相似。俄利斯底(Oresteia)弑母复父仇的故事,在西方很著名,从荷马开始,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到十八世纪的歌德,到二十世纪的沙特,都会以此为题材,从不同的人生角度,为俄利斯底的难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法。今天心理分析学里还有个以这故事中人物为名的情意结-Electra complex。
三大悲剧诗人之首阿士奇乐斯(Aeschylus)的俄利斯底三部剧充分显露出原始力量的暴戾不羁、血腥过份。追逼俄利斯底的是一群古老复仇女神(Furies),与维护俄利斯底的年青神祗们发生冲突,几经波折,双方才调和协议,悲剧以创立永久性的法庭仲裁谋杀纠纷告终。
复仇女神所代表的感情具有极大毁坏潜能,据说在悲剧初次上演时,她们狰狞恐怖的形象把许多女观众吓得流产。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阿氏悲剧中,她们并没有被消灭,恰恰相反,她们改弦易辙,被吸收到文明世界中来,在那儿占一崇高席位。
《边城浪子》的傅红雪也没有消灭净尽原来那股填肤的悲愤,而是把它与其它感情调和揉合,化为磅礴浩气。在《天涯.明月.刀》中便可以见到这浩气的力量发挥出来。
一:边城浪子
《边城浪子》在边城、在万马堂展开。
烈日,碧天,黄沙。
大地虽然辉煌灿烂,但又带着种残暴霸道的杀机。然而,这凶残的大地却正是一切生命的母亲。
一个人,一把刀,傅红雪来到这旷野的边城,他来复仇。他一生就为了复仇而活,为了复仇,他受了十八年最严格最残酷的训练。
十八年。屋子里没有别的颜色,只有黑。他母亲白凤公主的黑衣、黑纱,她鬼爪般的手,鬼哭般的咒语,就像远古的复仇女神。
“快走,用这把刀将他们的头全都割下来,再回来见我,否则非但天要咒你,我也要咒你!”
一切咒语,复仇女神的一切魔力,都注入了傅红雪的刀。刀柄漆黑,刀鞘漆黑,这柄刀不但成为复仇的象征,而且笼罩着傅红雪的生命。傅红雪从不放下他的刀,连吃饭睡觉时也不例外。
傅红雪生来被抛落在复仇的处境中,他不能选择这处境,但他能努力去改变它,改变它的意义。所以,他的刀也就是他的敌人,他挣扎着要摆脱刀的阴影,他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生命。
咆哮奔腾,惊涛裂岸的飞瀑湍流,虽蕴藏着无限凶险,无限破坏力,但也是文明世界的能源。刀是利器,就像蕴蓄在傅红雪心中的激情一样,能毁灭,也能创造,但傅红雪必要先能掌握他的刀,必要先驯服他的激情。
傅红雪的形象本身已表露出强烈的冲突:苍白的脸,就像远山上寒冰所塑成,漆黑的眸子,像无边无际的夜色,却又会像火一般燃烧起来。
他是个跛子,走路的方式奇特而笨拙,就像背着无形的重担。
他天性刚烈,本是个不能忍受侮辱的人,但却宁愿受马芳铃一鞭也不理会她,宁可从栏下狗一般钻过去也不与慕容家人争路,因为他一心一意只为复仇,别的事他根本不理会不去争。但他并不能像韩信受辱般淡然处之,他要用尽全身每一分力气才能克制住心中的激动和愤怒。这种自制力极其残酷霸道,他常遍体流汗,剧烈颤抖,连牙龈都咬得出血。到他实在忍耐不住时,他的隐疾羊癫疯便会突然发作,使他口吐白沫,四肢痉挛,完全失去了控制自己的力量。他恨他的病,他第一次拔刀刺的是他自己,就为对抗这丑恶的病魔。
傅红雪的刀第一次饮的不是仇人血,是他自己的热血。
但假如他连自己都克服不了,又怎能克制强敌?
古龙形容傅红雪的语句不多,但全部点中要害,先使人感受到一个活生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然后一步步去发展他的性格。傅红雪屡受挫折,每一次都几乎要尽全力才能克服,但还未站稳,新的忧患又接踵而至。就在这浪潮般不断的打击中,我们感到傅红雪的潜力一层层发挥出来,我们感到傅红雪的痛苦,我们感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在挣扎,我们感到那股与困境对抗的喷滚活力,这就是《边城浪子》动人之处。
《边城浪子》幸而很少那些古龙式的离奇情节,而以气氛取胜。譬如傅红雪有七个不知名的仇人,但并不须用曲折的侦探方式去查勘他们出来-万马堂焚毁后,傅红雪离开荒原边城,进入繁荣的市镇,就像一匹狼走进人的世界,他所带渊遽杀机造成的压力,使得他隐蔽的仇人忍不住自动走出来找他。
傅红雪入关后激情渐敛,为人处事也渐趋自然。但杀袁秋云、杀柳东来、杀薛大汉后,他内心又有新的矛盾冲突:他父亲白天羽在他心中一直是个神般完美的人,这些卑鄙小人暗算了他,自然等于负下重债,非用鲜血偿还不可。但这些人临死的话语却像焦雷般震撼着他:他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惜将身家性命孤注一掷,不顾一切去杀他?他对这些人是否有所亏负?傅红雪而今来复仇来索债,但这笔帐该怎样算法?就算这些人令到傅红雪一直活在痛苦中,但他们自己也不见得好过,这帐怎可能算得清?难道非算清不可?
傅红雪渐渐成人,渐渐脱离了刀的阴影,对着断了腿的易大经,对着容貌衰老的桃花娘子,他的刀留在鞘中,算了。
“正义就是基于约莫平等地位的交换与偿还,复仇是一种交换,所以它原属于正义的范畴。”①“始于‘凡事必能报,有债必偿还’的正义,终于侧目放过那些还不出债的人:就像世上所有美事一样,正义终于超越了自己。我们熟悉超越了的正义为自己起的美丽名字-宽恕。”②
正当傅红雪开始驯服胸中恨意时,郭威一家二十九人白丧衣服找上头来。紧张欲裂的形势,变生不测的死亡,不能忍受的冤枉辱骂,逼使傅红雪狂吼出刀,这次他杀了很多人,很多他知道不该杀的人。这血腥的担子将永远压在他身上,这惨痛的回忆将永远留在他心中。
正当他忍不住这摧心的痛苦,当他倒地上抽搐痉挛时,他又见到了翠浓。
傅红雪的爱情也像他的仇恨一般冲波折逆,充满矛盾。
傅红雪跟翠浓一起过了九十天充满甜蜜、但又充满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