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图洛书八卦的方位图和现代是反的?

河图、洛书与八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先民对天地关系的总的认识。后代人对河图与洛书的出现,总是归结于神话。其实,那是远古先民的“文字”。远古时代,先民们首先发明了用黑白圆点“·o”来表达思想的文字,其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又用长线“—”和短线“--”来取代了圆点,这就是为什么八卦用长短线来表示了。远古先民对天地之间总的关系的认识,就应反映在“河图”、“洛书”和其后的八卦图案中,只是那种用圆点及以后的长短线来表达思想的文字,历经很久以后被象形文字所取代,后代无人懂得那两种文字的含义,因此,后人不知那是古代先民们历经许多年代的智慧的结晶,而将它们的出现归之于“河出图、洛出书”了。

至于图、书到八卦,因没能谈及其演变过程,至今人们仍感到图书与八卦之间缺少了联系,缺少了某些环节。更有人推测这个演变过程,在《周易》之前的《连山》和《归藏》二书可能已有说明,只是两书已失,后人无从得知。其实,这个演变过程就在天地生成关系中,只是后人不易理解而已。只要细加揣摩,这个演变过程是不难发现的。与其说洛书反向了。不如说整个东方思想体系都是南为上。而只有西方思想体系是北为上。当我们西化教育的时候。当然会发现好像洛书反向了。但更深的是,如果你假定易学这种东方思想,是西方科学的一种平级对待的“反科学”,而不是世人常说的“伪科学”。你就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易学不是科学,也不用成为科学。他处于科学的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