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侃八卦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成为家里的中心所在,恨不得让月亮也围着他转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任性妄为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很多父母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便把家里的所有资源都给孩子享用,因而孩子越来越骄纵。前文说过,父母的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害,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时,一定不要因为要求小,很容易实现,就轻而易举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欲望也像人的胃口一样,每顿饭都多吃一点点,渐渐地胃口会越来越大,孩子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强。长此以往,等到孩子陷入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父母再想管孩子,也就难上加难。
理智的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无理要求很小,就妥协;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合理要求难以实现,就拒绝。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尊重、理解、平等,而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对于孩子的很多要求都凭着自己的心情,毫无原则地或者答应孩子,或者拒绝孩子。如果父母表现得反复无常,孩子就会觉得很困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更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要求会得到父母的允诺还是拒绝。长此以往,孩子必然感到很困惑,也就无法 健康 快乐地成长。
周末,甜甜家里来客人了。来的是可乐一家。可乐只比甜甜小一个多月,和甜甜是好朋友,每次见到可乐,和可乐在一起玩耍,甜甜都觉得很开心。而且,等到可乐离开的时候,甜甜又会惦记和牵挂可乐,还常常问妈妈:“我们家可乐呢?”听到甜甜这样的问话,妈妈觉得很好笑,还会调侃甜甜:“你们家可乐啊,也许过段时间就能再见了吧!”
这次,可乐来做客,甜甜高兴极了。然而,在吃饭的时候,可乐都已经坐到餐桌旁了,甜甜却打开电视机,要坐到电视机前面边看电视边吃饭。以前,甜甜也会有这样的要求,但都被妈妈严词拒绝了。善于察言观色的甜甜,这次一定是看到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也拿她没办法,所以才会又提出这样过分的要求。虽然有客人在,但是妈妈很清楚,如果这次对甜甜妥协,以后甜甜还会变本加厉。此外,如果甜甜坐在电视机前吃饭,可乐也会模仿甜甜,根本无心坐在餐桌旁吃饭。思来想去,妈妈决定改正甜甜任性的坏习惯。妈妈通知甜甜:“甜甜,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电视关掉,乖乖地来餐桌旁吃饭。如果一分钟之内你不能主动关掉电视,妈妈就会去关电视,那么你就没有机会主动关电视了。”听了妈妈的话,甜甜很懊恼:“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是个臭屁妈妈。”妈妈知道甜甜正处于诅咒敏感期,因而对于甜甜说出的脏话充耳不闻,而是对甜甜说:“甜甜,你必须关掉电视,这件事情必须这么做,不能改变。”看到妈妈态度坚决,甜甜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她没有继续任性,而是极不情愿地坐到可乐的身边开始吃饭。对于甜甜的表现,妈妈很满意,因而表扬甜甜:“甜甜很棒,知道吃饭不能看电视,也愿意和可乐妹妹坐在一起吃饭。甜甜,你给可乐妹妹夹菜好不好?这是你最爱吃的虾仁,你要和可乐分享哦!”就这样,甜甜高高兴兴地给可乐夹起虾仁,很快就把刚才的不愉快抛之脑后了。
在这个事例中,妈妈没有过多地对甜甜解释吃饭为什么不能看电视,因为此前妈妈已经告诉过甜甜很多次。又因为有客人在,还担心甜甜对可乐起到负面作用,所以妈妈第一时间就采取速战速决的方法,直截了当通知甜甜要关掉电视。这样毋庸置疑的语气,反而让甜甜意识到妈妈的态度没有商量,因而乖乖地关掉电视,极不情愿却也很配合地来到餐桌旁吃饭。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兄弟姐妹,也依然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的疼爱,长辈的溺爱,让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骄纵。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任性变本加厉,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任性无计可施。其实,孩子虽然小,但是很会察言观色,父母只要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对待孩子,绝不给孩子任何可以开脱的可能,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更加理智。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行事作风。父母要想以合理的方式对待孩子,就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和为人处世的作风,更要洞察孩子深层次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也能事半功倍。
如果批评、引导和教育对于孩子都不管用,父母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任意妄为,而要考虑到集体的要求,也要尽量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标准。渐渐地,孩子就不会误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要求整个宇宙都围绕着他转动。总而言之,孩子的任性都是从小被父母骄纵出来的,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前松后紧,这会让孩子感到很难以接受。明智的父母会从小就严格约束和教育孩子,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感受到片刻轻松。这样一来,父母才能达到对孩子宽严适度的目的,既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也能够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