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他知道真相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陶澍?这人的名字大家伙瞅着有点生,所以开头的时候,老梁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人,打个底,然后在来解决题主的问题。

陶澍满清那会临幸嘉庆,道光二帝的名臣。脑壳上帽子那是一顶比一顶大,官至两江总督,还贴着太子少保的衔。

尤其是道光对陶澍那叫个器重,当年俩人第一次见面,就谈的不错,之后两天就见了三次面,一次就唠叨两三个时辰。就这环境,陶澍想不发达都难。

而陶澍最大的优点就是瞅人的眼光贼准。左宗棠,大家伙知道不?两人是儿女亲家。当年和左宗棠初次见面,那叫个一见如故。您说说,这头一次见面俩人聊天都能聊一整天,最后感觉不过瘾,大晚上点根蜡烛继续聊,两人这就成了忘年交了。

不久,左宗棠奔着京城去会试,这一家伙下去有点倒霉?名落孙山。

人家陶澍听了这信,直接将左宗棠接到自己个的家里盛情款待,期间指着自己那两江总督的办公桌说:?小子!爷们看好你!我是老了,瞅见那个位置没,它一定是你的。?

弄的左宗棠都不好意思了。

接着陶澍趁热打铁:?之前我一直不好意思提,现在我厚着脸皮给自己二小子,向你讨个女儿做儿媳妇,咋样??

瞧人家这事办的利索不。之后陶澍被老黑老白邀请去喝茶,就让左宗棠照看自己个的家人。而左宗棠在安化桃园别墅,也就是陶澍的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一边教导陶澍的二小子,也就是自己个女婿,一边帮着打理陶家的家业。

到了最后左宗棠的名气远超陶澍,两江总督的帽子都是最小的,入驻军机还当了大臣,就这位置放过去,那也是宰相啊,但左宗棠却一直以自己是陶澍的继承者自居。

好了有了前边打底,咱再瞅瞅题主这事到底是咋回事呢?

开头的事

这事在正史上他就没有提过,只是在满清文学家梁恭辰的《北东堂笔录》中提过这事。这事在当时传的神乎其神的,都有好几个版本,最后连道光都知道了,接见陶澍的时候,八卦一样向陶澍打听过。

所以这事应该是有的。那么老梁就把这事的经过详细的说明一下。

这么说吧,老梁觉得陶澍这岳父一大家子就是一窝棒槌,那俩眼珠子扣出来可以当泡踩着玩的存在。

陶澍的老爹?陶必铨,那是满肚子的墨水,名气大的很,可是他极度不适应科举这事,那叫个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辈子就一个职业?教书。那年月教书也只能填饱肚子而已,他还特别喜欢收藏书籍,好家伙这爱好直接导致了家里那叫个穷。

在这种情况下,陶澍就出生了。想必有陶必铨的熏陶,陶澍的才气那也是杠杠的,那小肚子里装的墨水不比他老子陶必铨少多少。

陶必铨瞅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这就找了一个姓黄的人家订了亲。

这老黄家家境好,能让他们家瞅上陶澍的原因就是陶澍那一肚子的墨水,就想着来个提前投资啥的,捞个官老爷亲戚的帽子戴戴。

于是两家人这就约定,乡试之后结婚。

你说也凑巧了,这乡试之后陶澍连个边都没摸到?名落孙山了。这事弄的,老黄家就琢磨,陶澍是不是像他老爹一样,光长才气没有运气的主,这辈子当官就别指望了。

就在老黄家犹犹豫豫的时候,这城里边有一个姓钱的富户,循着味就找来了。

俺那黄脸婆刚死,现在寻思续个弦啥的!转脸就听说你家要出阁的闺女长的那叫个水灵,听的俺心痒痒,把你女儿嫁个俺咋样??这老钱上了门就提亲。

老黄家感觉这官老爷亲戚的帽子捞不到,捞个有钱人亲戚的帽子也不错,一家人关起门来商量,最后把问题推给女儿,让她自己做主。

得,你说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她能有啥见识。开头瞅着陶澍家里那黑锅底一样的房子,就老大的不乐意,现在让她自己决定,那还用选吗?直接就投了老钱家一票。

好吧,老黄家这主意是打定了,可这和陶澍的婚事咋整?

您要是直接拒绝,这名声你要不要?毕竟人家陶澍没有啥错不是?

这时候,黄家小姐的丫鬟站出来:?要不把我嫁出去吧,反正陶澍也没有见过小姐是啥模样??

老黄家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一拍大腿根子就这么决定了。

丫鬟出嫁的那些个陪嫁一样都不少,丫鬟这就嫁过去了。陶澍不知道啊,喜滋滋的就把这婚事给办了,美滋滋的入了洞房。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咋说呢?这丫鬟那就是个旺夫的命,忙里忙外的承担了陶澍家里的事,还鼓励陶澍安安心心的应考。

陶澍这抡起大笔杆子,在科举的路上一路猛冲,他二十三岁那年,用手中的笔杆子终于捅开了进士的大门,成为了安化县那嘎达第一个进士。

那叫个美,骑着高头大马,满大街乱窜,一帮子平头老百姓凑热闹一样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