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向的人,在职场有什么高效的沟通方法

1.一对一与听众建立联系公众演讲时,利用内向者擅长一对一沟通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紧张,而且更容易与听众建立联系。选择一名听众,与他对视,然后换一个人,接着再换一个人,以此类推。与你对视的听众会感受到你的关注,在场的其他人则会更加留意你在对那个人说什么,因为大家都喜欢偷听别人说话。不仅在公众演讲时可以用这个技巧,在日常的工作场合,采用一对一的谈话方式,可以加深你对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了解,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沟通。在多人会议时,一对一专注回答某个人的问题,或认真倾听他的谈话,把你当下的注意力贡献给对方,就能让别人充分感受到你的存在。而“真正与另外一个人同在”恰恰是有效领导力的标志之一。阿莲才刚入职不久,就要参加一场高管云集的会谈,参会人员的职位都比她高出好几个层级,阿莲很是害怕。不过,在会议正式开始前,阿莲与旁边的一位运营官一对一闲聊了一会儿,然后立刻就变得轻松了起来。“她正视着我的眼睛,身体前倾,我转头面向她,说着我的想法”——正是这样专注的一对一沟通,让阿莲忘却了众多高管带给她的压力,感觉房间里只有她们两个人,激励她发挥出自己的潜力。2.会议发言要抢占先机开会是刷存在感的重要场合,上司和同事对你的很多认知都基于你在会议中的表现,所以要充分参与每一次会议,不做会议隐形人,才能避免成为职场隐形人。认真参与的关键是要推动自己勇敢发言。发言时,要学会抢占先机。最好是在会议开始的5分钟内让别人听到你的首次发言,可以是评论、提出问题、或是转述别人的话,总之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内向者深思熟虑的特点,如果等待的时间越久,越会觉得必须要说出一番豪言壮语才行,这时反倒越难开口。客户经理王凯就因为一直想等待一个更好的发言时机,而失去了被上司和同事注意到的机会。当时会议在讨论新的营销计划,王凯想分享他在西部地区的经验,但却迟迟不知该从何说起。等到他做好准备要开口时,其他人已经谈完这个问题了。如果王凯能在会议5分钟内就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只是分享一个笑话,也能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敢于在会上发言”。因为会议刚开始的氛围比较轻松,这时的成功更能激励内向者在后面关键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关注。3.社交前准备好你的谈资客户招待会、商业酒会这样的社交场合,内向者往往苦于没什么可说的,只得默默地当个听众。其实社交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如果你能提前思考自己能给他人提供什么价值,准备好自己的谈资,那么,你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关注。这里的谈资不是指茶余饭后的娱乐八卦,而是利用内向者喜欢钻研的优势,总结的一些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经验想法、信息资源等。最近你学到了哪些让你着迷的新东西?看了什么让你着迷的书或电影?在你的业余爱好中发现了什么乐趣?诸如此类的话题,都可以在社交中与别人分享。小伟是个不善言辞的程序员,但他却是个多肉种植专家,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多肉盆栽。一次客户招待会上,原本默默站在一旁的他偶然听到有客户谈论起盆栽种植,情不自禁地就接过话题,从多肉的分类一直谈到种植技巧,他绘声绘色的讲话很快就吸引了客户和公司领导的关注。所以,不知道社交中该说些什么的朋友,可以学习小伟先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当你谈起自己熟悉的话题时,你的独特见解会让别人愿意跟你继续聊下去。总结一下,怎样做才能缓解紧张打破内向者的沟通障碍,从而增加职场竞争力?关键是要运用4P法形成良性循环,让你在各种场合都能充分表现自己。首先,你要利用一对一交流的特点与听众建立联系,让对方感受到与你同在;其次,尽量在会议开始5分钟内让别人听到你的首次发言,保证自己不做职场隐形人;最后,在社交前准备好你的谈资,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分享你学到的新东西,这些都能帮助你获得别人的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