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为何葬在定军山

诸葛亮死后葬在定军山原因如下: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谈道:在生命临终之际,诸葛亮立下遗言,交代蜀汉官员、尚书令杨仪,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定军山,依山建坟。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要求自己的坟墓只需能容纳棺木,遗体只穿当时季节的衣服,无须其他的陪葬器物。

一是定军山的风水较佳,适合埋葬。

定军山属于大巴山脉,连续不绝的大山隆起12座秀峰,如游龙戏珠,因此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武侯墓背倚笔峰山,西南有定军山主峰吞吐呼吸,连峰横亘,壁立如屏。西北则有巴山余脉,高大雄伟,是个风水宝地。

二是诸葛亮北伐之志,至死未改

“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

这说明定军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重要的地方,也是诸葛亮生前蜀汉讨伐曹魏的前线位置。

可诸葛亮六次北伐,均未能如愿,扫平成原,遗憾而终。

他生前忠心护治,鞠躬尽瘁治蜀,死后葬在定军山,应该有向世人表达,死后仍然护蜀的决心:虽死志犹未改。

三是保护自己的墓葬,不被盗取

据陕西省勉县县志记载:“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遍访实无兵至”……

诸葛亮是个出神入化的军师,对他的生前身后事,都会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三国战乱年代,成都还是对手控制的地盘,葬在家乡肯定不安全。

而定军山较大,不易被发现,能够保护自己的坟墓不被人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