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卜的相关研究
鸡卦,是鸡卜里很多定型的图形,是鸡卜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鸡卜文化何时产生鸡卦是历史谜题。
据广西学者黄懿陆《壮族鸡卦与<易经>卦名卦象的比较研究》 介绍:壮族鸡卜有卦的形态,有3000多卦;当今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泛流传着许多鸡卜卦的手抄本。里面记着不少鸡卜卦象,都是《易》之单体卦,亦即八卦。所谓八卦,就是只有《易》未重卦前的八个单体卦。对于鸡卜卦而言,尽管严格地按照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龟甲上鸡卜卦符号的提示,进行类似夏朝《连山》易有规律性的演绎,所有鸡卜卦都是只有八个单体卦。
黄懿陆《安阳殷墟出土易卦卜甲上的鸡卦符号解读——从壮族及其先民鸡卦看〈易〉之起源》 ,依据《史记》,提出易经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的学术看法。《广西政协报》2006年1月21日“文化广角”发表文章《用壮语破解<易经>八卦的历史谜团》,介绍其学术探索。其说认为: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是百越民族之根,壮族先民是百越民族的后裔之一,这在学术界有认同;来自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龟甲易卦材料,上面刻有鸡卜卦象。其说是否有理,有待学界更多的研究。
黄懿陆学术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先越文化研究:从壮族鸡卦看易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