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历史人物的优秀作文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 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以下是我给大家提供的关于历史人物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历史人物作文1光阴倒转,恍惚之间我来到了那一天。
莽莽乌江印着如血的残阳,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铮铮铁水,那立拔山河的气魄随激流滚滚而去。
你是一个令我心痛的悲剧,虽然不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却是独具一格的悲壮,天地之间好不苍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你谱下诗篇,如果你听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么你会惭愧吗?
你是一代英才,但却从不愿从头再来,你以为大丈夫就要无敌于天下,永立于不败之地,你以为东山再起会让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你错了,错得很离谱,离谱到根本不配做一个统领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远成为一个为后人留下遐想的神话,再也不能像雄鹰一样傲视天下了。
你不会知道卧薪尝胆后的甜美,结局使你注定成为一个为后人“景仰”的懦夫,荣辱成败,不在一念之间,若当年的一切可以从来,我相信你能够力挽狂澜,其实并不是天要败你,是你败了你自己,或许这也是你最好的结局,历史终究是历史,你已经成为了过去。
你的爱与恨都随着江水奔腾远去了,如果你的灵魂真得还会有来世,我愿化作你骑乘的骏马,随你杀敌而去。
哎,可历史谁又能更改……
悲——哉——,项羽!项羽,悲——哉——!
对历史人物的了如指掌才能写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佳作来,小作者平时对项羽资料的收集整理让他在写作时有了丰富的材料,全文以“悲”的基调来贯穿,悲哉,项羽跃然纸上!
历史人物作文2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历史人物作文3其,清水芙蓉,多愁善感,一介女流;其,如诗永远笼罩着一层淡云哀愁,笼罩着美丽的轻轻面纱;其,秀面芙蓉一笑开,眼波才动被人猜;其,见客入来,珠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情风依依,在倦鸟投林,牧童归家而你却流离在外的时候,你是否会默怅着一首诗“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来,月满西楼,花白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思风徐徐,在意外收到家信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这首诗“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情思飘逸的时刻你是否会像起她——一个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介女流,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生活一直抱着积极的态度,具有强烈的进取心的女中豪杰——李清照。
李清照,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整个太阳系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7年,国际天文学命名了水星上15座环形山。用了15个世界名人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清照的词体现了她感悟力的纤敏丰富,而她的诗则表达了她对于政治、民族、国家的看法,和关心国事、不让须眉的精神气魄。可以说,她的词之所以具有一般婉约词所缺乏的骨力,并非偶然,而是她性格刚烈、大胆的体现,诗只是更明确地抒写了词人性情的这一面。较之一般的士大夫文人,李清照对朝廷政策、天下苍生的关怀,对政局的预见,都有自·己的怀抱和主张。如《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韵二首》,借唐代的安史之乱,托古讽今,突破张文潜诗的思想,对北宋末期政治的`腐 败、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昏聩,作了深刻犀利的批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极有力地抨击了贪生怕死的南宋统治者在金兵追击下的逃跑主义,偏安于江南、不顾民生愿望的软弱无能。她的诗直指社会现实,以傲昂正气充盈其间,写得激昂慷慨,带有愤郁之气。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较为幸福的前半生,使她前期的词大多以描写少女情怀和婚后的生活情趣为主要内容。从而她的诗清新明朗,入口即化。在构思意境上,既有精工雕琢的蕴藉,又有适时的高放,词风平易而不俚俗,雅正而不繁复,意境优美动人。南渡后,由于政局的影响,感世伤时、悼念亡夫、回忆故土岁月,奠定了这一时期词作的情感基调。其思想内容更具深度,词的风格也随之转为沉郁。“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写出了词人在动荡的时势下流离迁徙、岁月蹉跎的身世之痛,是时代悲剧之缩影。这一时期,李清照在慢词上的成就突出,如《永遇乐》,盛衰今昔之感,通过圆熟的用笔,表现得动人心魄。《声声慢》开创了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朋友常夸我像李清照,多愁善感,总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但我知道,我是远不及她的。李清照除了是一个婉约的,“蹴里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和羞走”的美丽才女。她更有不同凡响的魅力。刚正不阿的性格与细腻敏锐的情感力相得益彰,使她的诗词具有独特的精神和风采。她的艺术成就令后世瞩目,为中国的文学宝库增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古人不远,风吹笠动,前空悠悠,藕燃深处,是否有她在拨舟吟诗。
历史人物作文4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英魂,而《三国》中的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一个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诸葛瑾投奔叔父诸葛玄,后居隆中,人称“卧龙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来概括。诸葛亮26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恳切拜请诸葛亮帮助他兴复汉室,完成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每每看三国给我感触尤深的就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青年有着惊天动地之才,他满腹经纶,能言善辩,自比管仲;不求文达诸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他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为求明主,设下“三顾茅庐”以试探刘备。说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谁都想做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华能够得到展示。也就是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国,他使那原不成气候的刘皇叔坐镇荆州,正因为有了他,天下格局随之而变;正因为有了他,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是潇潇洒洒,他把自己毕生所学发挥的是淋漓致尽,青史留名;他又善于计谋,把曹军挫杀的是死伤无数,让周公瑾口喷鲜血而亡。自从有了他,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草船借箭到巧借东风,表现了他通晓天文,神机妙算;从隆中对到舌战群儒,充分展现了他运筹帷幄,才华出众;接着攻取益州到设八卦阵围困陆逊;六出祁山到挥泪斩马谡;空城计到智斗司马,最后病亡五丈原,葬于汉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辉煌,正真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啊!
最让人感动的是蜀国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全体将士公布檄文,公开表示希望大家今后能勤于指出诸葛亮的缺点,才算是忠于国家之人。他曾听从谋士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他征求过邓芝的策略,遵从过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南征蛮夷。或或许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署不要让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秀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虚心纳谏”作风,才能获得。
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国,虽晚期一统中原未果,但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摇鹅毛扇,焚香抚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