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与君臣的关系

谈到中国历史上最和谐、最稳定、最知心的君臣关系,你一定会想到齐桓公与管仲、刘备与诸葛亮这两对君臣,尤其是刘备与诸葛亮,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刘备在临死前托孤诸葛亮时说过的一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翻译: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我这个儿子可以辅佐,请尽力辅佐,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取舍(取而代之)。

从刘备一生的事迹来看,宽厚仁慈、礼贤下士、折而不饶、永不言败是他的性格特点,刘备除了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赐死了有可能威胁政权稳定的义子刘封之外,终身没有杀过一个大臣,哪怕是背叛他的人,比如糜芳、黄权、孟达等,仍然善待他们的家人,刘备没有理由在临终前托孤还耍心眼,故意试探诸葛亮,以阴谋论来揣测刘备的托孤之意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刘备

放眼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君主所选的托孤人选都是经过多方面考察而选定的,比如汉武帝托孤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早在汉武帝去世前四年,汉武帝就以《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以确定霍光是将来的托孤人选 ,这在四年前就选好了,而且是经过多方面的考察。

同样的道理,刘备托孤诸葛亮是早就计划好的人选,没有理由再来试探一番,那么刘备是临死前故意说出让诸葛亮取而代之,逼着诸葛亮表忠心吗?

当然也不是,没有必要,忠心之人无需表达忠心,不忠心之人即使表达了忠心,到了该篡位之时,仍然会毫无犹豫地篡位,比如司马懿,魏明帝曹睿临死前托孤于曹爽、司马懿,曹睿可是看好了司马懿,在临死前一直忍着一口气等司马懿回来,交待好后事才去世的,当时司马懿对曹睿说过一句话:

陛下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

司马懿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当年你父亲曹丕都曾托孤给我辅佐你,现在你就放心去吧。可结果呢,司马懿到了该篡位之时可是毫不犹豫的。

刘备托孤诸葛亮

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曹睿托孤于司马懿最终的结果来看,人品道德是决定托孤之人是否正确的标准,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比如前面提到的汉武帝刘彻托孤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即使后来的上官桀、桑弘羊联合燕王刘旦打算废除霍光与汉昭帝时,霍光仍是平定叛乱并且维持汉武帝遗命的坚定力量,即使后来霍光大权独揽,仍是坚定维护汉朝统治的忠臣。

从封建帝王的角度来看,他所选择的托孤重臣既要是能干的人,又要是忠诚的人,而且忠诚排在能力之前,而且是衡量人选的重要因素,汉武帝之所以?罢百家,尊儒术?,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儒家讲的是:三纲五常。

所谓的?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的臣子绝对服从君主,儿子绝对服从父亲,妻子绝对服从丈夫。所谓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是讲道德方面的约束,是三纲的补充,而三纲五常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君王的统治,这也就是所谓的儒家治国,所以两汉选拔人才是以道德为第一标准,有才能没道德的人是限制使用的,有道德没才能的人是培养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是提拔使用,没道德也没才能的人是坚决不会用。

魏明帝托孤司马懿

这套人才选拔标准,同样用于托孤大臣的选择,但不是每一位君主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刘备选择了诸葛亮,而曹睿选择了司马懿,两种截然不同选择,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个忠心辅佐,一个谋权篡位。

所以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道德,君主需要的是绝对的服从,虽然不乏开明君主开启大度开明的政策,比如唐太宗,魏征就敢死谏不怕得罪,只到皇帝改变主意,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唐太宗,比如汉武帝,在位期间李蔡、严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牦五位丞相被杀,虽然各有原因,但确实都死在汉武帝手上。

忠心是属于道德方面的一个范畴,但是,忠心与道德是一个极难衡量的标准,太过于主观化,无法用数字来衡量,毕竟人心隔肚皮,谁也无法判断今天对你忠贞不二的人,明天会不会背叛,所以许多时候,君主选择大臣都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同时参考才能、道德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作出判断。

在忠心与道德不好衡量的时候,君主用来管理天下便考虑到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权力的制衡。这也是君臣关系的第二个要素。这里的权力制衡不是指制衡君主的权力,要知道当时的君主权力是至高无上,无法制衡的,君主需要制衡的权力是手下权臣的权力。

汉武帝托孤

权力制衡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权臣的权力一家独大,要有制衡权臣另外的人或者权力存在,比如说汉武帝让霍光托孤,同时让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分割掉霍光部分权力,而不至于让霍光一家独大,同样的道理,曹睿让司马懿托孤的时候还安排了曹爽来制衡,刘备让诸葛亮托孤时还安排了李严来制衡,至于能否制衡,效果如何,那又是一回事了。

东汉的灭亡其实与权力的失衡有关,原本东汉朝廷是由三股势力组成,分别是宦官、外戚、士族,当这三股势力在朝廷中的组成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时,东汉朝廷其实算是最稳定的,皇帝无论英明还是平庸,只要朝廷的权力达到平衡,这个政权结构就是稳定的,一旦平衡被打破,比如东汉末年时,外戚何进与宦官张让等人火拼,并被士族代表袁绍、袁术等人全部诛杀时,朝廷等于是失去了两股力量,无法再形成平衡,天平就倾斜了,政权也就结束了。

要理解权力的平衡,可以举一个例子,当君主手下的权臣因为相互制衡,谁也不能一家独大时,在处理朝廷决定性的事情上,就必须征求更多的支持,尤其是皇帝的支持,就相当于有求于皇帝,这个时候皇帝的权威就出来了,皇帝倒向哪边,哪边就能获得胜利,而皇帝也乐意看到手下权臣争斗,而让自己处于决策的地位,这种地位是最有利于皇帝掌控权力的结构,而因为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所以这种结构也就有助于朝代的稳定。

周公辅佐成王图

所以当刘备选择诸葛亮当托孤大臣时,他并非毫不担心诸葛亮一家独大,所以安排了李严象征性地以副辅佐大臣的地位制衡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的话来,并不真是让诸葛亮自己来决定如何取舍,或者取而代之,而是一种无奈地期望,刘备非常明白他的儿子刘禅是什么水平,他说出这番话的意图,无非就是让激励诸葛亮,让诸葛亮以更大的热忱去辅佐刘禅,中国人历来是含蓄的,当面夸奖抬高一个人,也许并非是这个人真的如此,同样的道理,刘备说诸葛亮你取而代之吧,也不是真的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而是客气的说法,接下来就是诸葛亮表忠心的话了,这是很自然的客套,没有虚情假意的成份,因为刘备与诸葛亮都是聪明人,无需过多言辞,就能体会对方的心意,这叫君臣心意相通。

千万不要相信刘备有禅让之心,如同不能相信当年的秦孝公有让位于商鞅的可能,在私有制有社会主导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存在禅让制的,刘备之前上一个君主禅让的例子就是战国时期的燕哙王,燕哙王在小人的劝说之下,禅让国君之位给大臣子之,结果燕国国破家亡,被齐国灭国。

即使是尧、舜、禹的禅让之举,也因为《竹书纪年》的记载历来让人怀疑:

舜囚尧,后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所以禅让这种理想中的体制,只能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原始社会,物产极不丰富之时,人没有太多的私欲,另一个是大公社会,物产极其丰富,已经满足了人的所有私欲。

刘备与诸葛亮

所以,回过头来看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揭开君臣关系的神秘面纱就是两个因素:一是道德;二是权力制衡。道德用来选人,选怎么样的人,而权力制衡则用来管人,如何管理臣下,这是封建帝王用来管理天下的基本手段,也是封建君主处理君臣关系的重要因素。

如此看来,就能理解刘备为何托孤诸葛亮,并说出那一番话来的原因了,只因为他真心希望诸葛亮能维护他去世之后留下的基业、理想与刘氏江山,并因此成就一段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的佳话,这一切,都是因为刘备选对托孤重臣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