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的景观
于东岳庙前,举眼可见庙前正中八角形大窗上赫赫三字“东岳庙”的阴镌金字,耀眼夺目,二小三椽山门两侧壁上的花、鸟、禽、兽图景的填灰砖雕,和山门前的一对透雕大石狮,煞是逼真,而山门上的“参三才”、“妙万物”的阳字镌雕,灵气卓然,使人感悟到天地之玄妙。跨进山门,便是一座造型别致的阁楼式戏台。戏台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古庙重修时,由崇武溪底村王益顺父子建构。戏台悬空而立于庙内左右山门中间楼阁后,距地1.50米,面宽4.65米,深长4.75米,层高5.10米(至藻井顶内八卦图),是闽南一带现存的稀有古建筑。台上由木构屏风隔成前后台,木屏为透雕制件,正圆形图案居中,圆内点缀花蕊朵朵,四周镂刻蝙蝠、花鸟和古典戏文人物,图像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左右小拱门上镶有碧绿色芭蕉叶形并镌“出忠”、“入孝”的浮雕楣冠,正中上方悬“钧天岳”横匾。台后木阁楼,左右的八角形小窗两侧,有唐代宋之问、王维、张巡、李崎所作的五言律诗四首,四幅苏体楷书墨宝。苍劲有力,遗憾的是何人所书佚名。
东岳庙戏台戏台顶上的八角藻井构筑鬼斧神工,它不用楹桷,而以千百大小形状不一的木块,制成斗拱。相嵌入榫互叠而成。藻井外为四方形,内为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层缩收分成半笠状,喻称“蜘蛛结网”。藻井外周雕饰倒垂悬木兑,与层迭的如意斗拱承托。相得益彰。跳斗梁枋,造形奇特,组合巧妙,疏密得体,并雕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令人赞叹不止。
东岳庙龙柱:殿廊上一对辉绿岩透雕龙柱,引人注目。柱上蟠龙张牙舞爪。一足立波涛之上,一足悬空屈起,翘首昂视,口里含珠,双角凌厉。两眼圆睁,竖鳞飘髯,雄雌两龙的神态似潜似翔,威猛不凡。还有仙人腾驾云端和花鸟浮雕,精琢细雕,栩栩如生,尤其奇异的是,若持硬物轻敲,东柱发出清亮的“当当”钟音,俨如云龙吟啸,而西柱却为“笃笃”低哑鼓声。籍此区分雌雄,东龙为雄,西龙为雌,可谓匠心独运。龙柱立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柱高2.95米,周长2.20米。系崇武五峰石雕名师蒋双家之杰作。龙柱选材奇异,构思独特,造型美妙,雕工精巧,形象和声乐融合一体,为国内外所罕见,堪称稀世珍品,亦是惠安石雕工匠超凡技艺的又一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