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神庙的神庙历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有一个崇祀“岳镇海渎”,即祭拜名山大川的礼制或文化传统。追溯起来,这种礼制发端于远古的原始宗教。数千年前,在文明初始阶段,古代先民出于对自然界的无知和敬畏,曾经把一切超越人力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看做是神力所致,举凡日月星辰和风雨雷电都被视为神灵,星象占卜相应而生,在朝廷、百姓之间风行。周至西汉时期,统治阶级借助人们崇拜星象,大肆宣扬神的威力,从而达到统治社会局势的目的。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与星象学家根据星象的位置,经过缜密考察、测算定位,朝廷祭海祭龙的最佳位置应在一国之东的山东莱州的海边,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汉武帝、汉宣帝等到莱州祭海就是最好的见证。
莱州有悠久的历史。夏代寒浞封子浇建立过国、商为莱侯国、周春秋为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城址在今城附近,相传因“东莱有日夜出”而得名。古时“夜”与“掖”通用,这是后来地方称“掖”的根据。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掖县,属青州东莱郡。晋为东莱国,治所在掖县。南北朝北魏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光州与东莱郡两级治所均在掖城。隋代易光州为莱州,不久又改为东莱郡。唐代为莱州,治所仍在掖城,此后,宋、金、元都沿袭唐制称莱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升莱州为府,府治与县治都在掖城。明清两代,莱州与西邻青州、东邻登州,一直合称“登莱青”,在清代,还曾设“登莱青道台”,道台署也长期驻掖城。民国初年废府留县,暂时搁起了“莱州”这个旧称,一时间人皆知有掖县而不知有莱州。当其时也,胶东的“蓬(莱)黄(县)掖(县)”曾被认作是会做生意、生活富庶的地方。
天文学家是对人生至关重要的八位星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和四时主)按星宿之位选准了祭祀之地。根据阴主(今莱州市三山岛)与月主(今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的位置,要成危宿之像,莱州城西偏北十八公里处的海边,即为祭海最佳处。
月主、阴主两山相距一百零八里,形成了八主二仙(浞与胶莱河)***护东海跸宫的的阵势。八位神仙的祭祀处中就有两处神位选定在莱州。《山左郡志》载:“甲天下者有三,兖曰阙里,济曰泰山,莱曰东海,阙里为民生未有之圣,泰山为帝王首巡之地,东海为万壑朝宗之墟,三者甲天下”。作为皇家祭祀的场所,祭天到天坛、祭地到地坛,祭山到泰山,祭海到东海神庙。莱州的东海神庙与泰山、与北京的天坛、地坛,具有同等地位。至宋朝,朝廷将祭海之事做了定制,记于《志》,以后历代帝王均循此礼。每年的立春之日莱州东海神庙祭海。凡天子巡狩、发兵之前,国有大灾,国君有病,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祝告山山,祈福消灾,以求海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东海神庙祭祀,福华夏大地、祚九州之民,历来被认为是人间仙境,有“神窟仙宅”之说。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两位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更是把这里看成神域仙乡,先后多次到此求神拜仙,留有“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千古佳话,更使东海神庙显名。
中国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社会。分祭天地、社、祖、灶几种。在酒没有出现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称为玄酒,从商代的陶器和青铜器出土文物中以酒器为最多。《礼记·礼器》中的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表明商代举行宗庙祭祀活动礼仪已有等级制度。
东海之神在四海中成了至高无上的神,东海神庙也就在全国成了至高至尊的“海神宫”了。随着海神地位的升迁,朝廷的祭海仪式有一次比一次隆重。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东海神庙之后,祭海仪式便有了定制。神前桌椅及器皿摆放都得按规矩来,连乐人演奏的曲调也由朝廷乐师提供。代天祭海者祭拜海神时,必须有文、武官员陪祭,以示对海神的尊重。明后期至清代,祭海仪式的规格一次比一次高,所有祭者对海神行“三拜九叩”之礼。自秦皇、汉武祭海,到清光绪十六年朝廷最后一次祭海,有文字记载的帝王祭海***有八十一次。有时皇帝不能亲临,也要派重臣持御书,伴銮驾代天致祭,视为皇帝亲临。
东海神庙的祭祀,《莱州府志》进行了记载。 听海庙姜家村刘善基等老人回忆,沿海居民十分崇拜海龙王,把它当做海神。每年正月十八、四月初三、六月十三、十月初三都要进行拜祭。
民间祭祀海神时,先选出德高望重的“祭官”,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海神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年长者居中。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主祭人恭读祭文,宣告海神为民众带来福祉,百姓感戴,并请求海神继续保佑,然后摆祭品,依礼致祭。祭品一般为当地土特产、寿桃石榴各种面食点心及时果等。祭品前有一张公案,上陈海神神位、印玺、文房四宝、签簿等物,最前面摆放着香炉、烛台和功德箱,供善男信女祭拜纳贡。祭祀活动中,酒要先奉献给海神享用,还要讲究“乌猪拱地,绵羊大颤”。挑选黑色公猪二口,黄土一包置放于大殿内,现在则置放在供桌上。相传若此刻海神高兴,乌猪一上供桌即会直奔黄土,用嘴去拱,此为“乌猪拱地”。若此刻海神不高兴,乌猪就会边拉边尿,这时,人们就要静候吉时。 “绵羊大颤”指当主祭跪告祭祀事毕,绵羊即会浑身发抖,意为海神领牲。 “摆祭”也成为祭祀海神仪式中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渔民、村民文化素质和村庄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旧时渔民无论贫富,家家户户均供奉海神。正月十二“树高照(也称篙招)挂神旗(寓为神灵在此、也有航标之意)”、正月十三天不亮到海庙请海神,正月十四供奉海神。有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在家里布置“供台”,摆上各式供品,先拜天、再拜海神、后拜祖先,叩谢神明与祖先的护佑。神桌上还要供“神饭”、点蜡烧香、烧金纸 、燃爆竹,在街门挂起红灯笼。海上渔家要打着彩旗,抬着整猪,拿着祭祀用品,一路敲锣打鼓,吹吹打打,放着鞭炮前往海庙处进行祭祀。
1937年后日军侵华抗战爆发,祭祀活动走向衰落。1946年秋解放战争初庙宇拆毁,庙祀终止,海神祭祀蜕变为沿海民间一年四次赶庙会,群众自发祭祀活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濒于消亡,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基本绝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文化建设,也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近几年又重新自发组织起大规模的祭拜活动,一年胜似一年。东海神庙的民俗拜祭活动由永安路街道海庙姜家村新任党总支、村委会主办,沿海养殖户、社会各界代表、群众上万人参加,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东海神庙为核心,整合利用胶东丰富的群众文化元素及民间民俗文化资源,集游乐、民间工艺、美食、民俗拜祭等活动相结合,全面展示海庙民俗文化艺术、民俗文化。 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制度———祭祀。
数千年来,庙会一直是老百姓一年中重要的日子。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做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先建祠后有庙,有庙才有庙会;有了东海神庙,也便有了东海神庙庙会(也称“赶海庙”)。
农历正月十八过庙会是海庙沿海村庄的渔民一个习俗,民间也叫“出鱼日”,是渔民出海捕捞开始的日子。要选在这一天举行拜祭活动,准备“搬吊”、“拈船”,过了二月二龙抬头,渔民祈求“一帆风顺、满载而归;顺风而送、舵后生风”,出海捕捞“开春鮻”。当地渔民都会在这天清晨一大早,来到东海神庙遗址摆上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行叩拜礼,为渔家祈福,举行独有的渔家特色祭神活动。四月初三是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六日郑子明奉旨到莱州修建东海神庙主殿奠基,莱州府和掖县衙门组织官吏和百姓搞欢庆敬神活动纪念日。再就是六月十三,这天定为雨节。俗话说“大早三年,不忘六月十三”。据说这天总要洒几点雨星,也是关老爷磨刀的结果。所以,每到这一天,家家产户到东海神庙烧香焚纸,摆供祭祀。还有十月初三,是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朝廷祭海时启兴的庙会。四大海庙当属正月十八的规模较大。民间还对一年四大海庙又有新的诠释:“正月十八,海庙万树芽始发,春风百帆遍天涯;四月初三,春潮如烟,百鱼上滩;六月十三,求雨祭天,雷公闪电;十月初三,秋风肥蟹到海边,斜阳鱼虾满船归”。在民间,每次庙会从开始筹备至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附近村民群众,家家户户请客迎宾,招待亲友,拜祭海神,到东海神庙进香,拜竭海神祈福求安,海不扬波。
海庙远近环集如市,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有不得靠岸者,架长篙接木板作桥,越数十重船以渡,其船尾必竖进香灯笼,入夜明烛万艘与海浪辉映,管弦呕哑,嘈杂竞十余夕。连声爆竹,起火通宵,登舻而望,真天宫海市不是过矣。至十八日,海神诞期,谒神者……络绎庙门填塞不能入庙……官贵人烧香拜佛,戏子艺人吊嗓子献艺,“景芝戏班子”唱的“对台戏”齐声喝彩,“西洋片(镜)”胜似“天津书场”,苏杭绸缎东北皮货齐涌海庙,村民百姓开的骡马市、农产品市场,凡民日用器物,闺阁之饰,儿童之乐,万货聚萃,陈列炫售,照耀人目,十里长街家家店铺门口生意都好不兴隆……。四乡民众白天祭神营商、诗文会友、款待亲朋,晚上听戏娱乐,渔歌唱晚。
庙会上众多西洋片(镜)胜似“天津书场”,时不时的切换着西洋镜里的幻灯图片,人用手拢住西洋镜头,***同体验西洋先进的文化,去寻找曾祖父辈们的生活历程成为庙会一大亮点
传统的踩高跷、庙鼓、海庙大秧歌、皮影戏、剪纸等民间艺术同时上演,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庙会历史悠久,能展现多元民俗文化,其本身就是民间宗教祭祀活动、商品交换和文艺活动集大成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庙会作为一种粗放的商品交换形式存在着,它与农民的购买方式分不开。一次庙会,可看尽世间百态。不过,如今的“赶海庙”早已成为莱州沿海各村丰富久远的民俗文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一年又一年的庙会如同一个偌大的“民俗大舞台”,对于老人来说,可以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对于年轻人来说,则又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
有人把“赶海庙”称为“民俗文化节”,有人称其为“中国式狂欢节”,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