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进入职场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员工,我们需要老员工帮助,也想迅速融入职场,这就要和别人建立关系,以便于开展工作。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免被一些同事无视,孤立,排挤,挖坑,穿小鞋,打小报告等等。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因为工资比同岗位员工高,可能是空降的管理层,可能身材外貌学历鹤立鸡群,也有可能因为自己唯唯诺诺的性格,原因不一而足。

有些人把同事,当做同学的关系来看待,认为和同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应该互帮互助。但有时候发现竟然在请教一些Excel上的小问题时,同事都告诉自己说他不会。

有些人把同事,当做朋友闺蜜基友来看待,认为想要迅速融入职场,就要跟同事打成一片,坦诚相对,甚至把自己的生活,隐私,工资,恋爱等等都跟同事分享。没过多久,就发现全公司都是自己的八卦。

有些人把同事,当做敌人来看待,像防贼一样防着同事,当然面临的就是相互撕逼,内卷,被孤立,被排斥,甚至很难开展自身和团队的工作。

更有甚者,把同事当做无息贷款的借款机,发泄情绪的垃圾桶,免费使用的劳动力,八卦谈资的主人公等等。

当我们以单一的视角,想当然的视角来看待同事时,势必陷入各种各样的麻烦中,不仅不能顺利融入职场开展工作,甚至会被这种不健康的同事关系所伤害,阻碍自己的工作绩效,每天身心俱疲,无所适从。如果无法从这样混乱的职场人际关系解脱出来,就更别谈什么加薪升职了。

因此,步入职场后,必须客观辩证的对待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不是无利益冲突的同学关系,也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或者其他无息借款机,情绪垃圾桶,免费劳动力等等畸形的关系。

我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动构建的关系,自愿发展的关系,而是由于工作任务被动构建,被迫结合的关系。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结合,当然这种结合之中会存在种种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小心谨慎的平衡,控制,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

我们与同事的之间关系,都是基于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被动结合在一起的。 基于自身利益的冲突的大小,我们可以划分为三种关系。

关系1:伙伴,合作关系。

当工作任务需要双方合作才能完成,双方的利益不冲突,合作能使得双方各自利益达到最大化时,此时就会形成一个伙伴关系,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对方,都要互帮互助,这是基于对方能为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其他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是次要的,都要被设法克制,消除。

比如某个跨部门合作的研发项目,某个跨领域的技术攻关,某个团队的销售业绩,某个质量问题,产品问题,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当然,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甩锅,推责等,但是这事关所有人的团队绩效,任务完成度等,因此矛盾和冲突都会压制在很低的程度,最终会达成一个所有人都认同妥协的方案。

此时我们对待同事就要帮助他,引导他,甚至更加坦诚一些,主动理解他的想法,发现他的难处,同时分享一些重要的技巧,方法,工具等等,尽快产出一个得到大家认同的最优解决方案。

关系2:对手,竞争关系。

当工作任务的合作程度比较低,双方的基本工作任务不冲突,但是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会有一些冲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妨碍别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工作中,双方就会互为对手,产生竞争关系。此时的矛盾和冲突是良性的,可以控制。只要尽自己能力,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就有可能在工作绩效评价中超越对方。

作为对手,进行平行竞争,只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别人利益受损程度较小,不是让别人没有利益。

比如某部门年终绩效评定,小张得到绩效评价A,拿5万年终奖,小李得到绩效评价B,拿到4万年终奖。小李不会认定是小张把自己的5万元拿掉了,因此仇恨小张,而会认为,小张确实表现优秀,或者领导偏爱小张,或者考评方案设置不合理,或者自己确实犯了几个明显错误,等等。

此时,我们应该尊敬对手,学习对手的优点,反省自身的缺点,并且理性看待客观条件,评价方案,领导喜好等等,来年再战,一较高下。结果是相互促进,能力提升,互有胜负等等。

当然这中间可能会产生向上级打小报告,给对方的工作制造一些小麻烦,在对手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落井下石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基本上还是遵守游戏规则,通过自身的纠正,努力,就可以掌控局面。

关系3:敌人,毁灭关系。

无论工作任务合作程度的高低,自己利益最大化会损及对方的基本利益,或者对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损及自己的基本利益。注意,一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的是别人的基本利益,而不是别人的最大化利益。那么此时做出这种行为的同时,就是敌人,他的目的不仅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还包含毁灭对方。

这种“职场敌人”现象也很多,内外部都有,比如:

部门内,小美经常散布小娜的八卦花边,经常向小娜的上司打小报告,经常栽赃抹黑小娜;

技术部门,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的产品损失,甩锅成是生产部门的管理问题;

研发部门的设计缺陷,甩锅为销售部门的营销问题;

上级PUA员工,强制员工加班,辩称是下属态度问题、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