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好
E姐最近为了和闺蜜的旅行计划忙的不可开交。倒不是因为闺蜜要求多,而是她的闺蜜要求太少,少到没有要求、同样也没有建议。留E姐一个人忙着做攻略,忙着订酒店。E姐需要帮助的时候,闺蜜也只是一个撒娇的笑容然后说:“你决定就好。”E姐觉得她的闺蜜报了个旅行社,而自己是这次旅程的导游。想起两人在学校刚认识那会,闺蜜总主动帮E姐带早餐、取快递、传纸条聊八卦。看看现在,E姐俨然已经扮演了闺蜜的半个妈。E姐也不禁感慨:“ 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时候好 !”
作为朋友圈子里的知心大哥哥,我最擅长的就是做大家的树洞。故事听得多了发现一个很奇怪的规律:不仅是E姐,很多人都会在相识一段时间之后抱怨别人变了。有时是恋人、有时是朋友、有时是舍友、有时是同事,甚至还有父母和孩子。 似乎时间总是让人看清别人的真面目,又让自己为曾经的眼拙懊恼。久而久之,旧相识不济新朋友,新朋友还不如陌生人。
我们坚信老朋友最靠谱,为什么还对初相识念念不忘?我们身处人情社会,怎么反而希望距离产生美?我们渴望知己两三,为什么又感叹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好?
刚刚认识的时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有人都下意识保持距离。无论是职场中的新同事,还是饭局上朋友的朋友。为数不多的交际也不过是礼貌问候而已。所有人都会自己把握尺度,不需要你过分注意分寸。就像是遵守交规的老司机,单行道上谁也不会有意为难谁。
虽然少了熟络,但也不用顾忌人情。公事公办虽然不够便捷,但却心安理得。 我们都讨厌仗着人情开口,却都习惯先找熟人。 旧相识开口不得不帮,有需要首先想到旧交情的老朋友。这样看来:人和人刚认识的时候少了一些功利,多了几分轻松。
认识一个三观一致的人很难,除了喜好、脾性,还要了解格局、人品。刚刚认识的时候,不用花费心思了解内在,只需要记得对方是谁就好。因为没有期望,自然也不存在失望。不需要付诸感情的关系,虽然不够热烈,但却足够单纯。
讲起来似乎不走心的关系也不值得深交,但仔细想想其实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交心的朋友。既然担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如大家止步知人知面,不强求知心一样可以拥有好人缘。 我们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却忘了哪怕只有自己生活也一样可以精彩 。刚认识的人还算不上朋友,但却不会因为日久见到恶人心而徒生悲凉。
无论什么关系都需要有意维护。认识久了,是不是真的朋友都需要抽空联络。最不济也要在对方的朋友圈下点个赞。如果是很多年的同事,即便心中并不认同对方的做法,该有的恭维和附和一样也少不了。
真正的好朋友没这么麻烦,让人头痛的是那些时间线上的“老人”,没办法有什么说什么,也没办法视而不见,说话前还要斟酌言辞。那些我们最不愿维护的关系,却成了最费心打理的关系。 我们只有在人和人刚认识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的保持生分。
遇到许多人,交了许多朋友,最后留在身边的却只有寥寥几个人。即便如此,我们还常有抱怨。明明当初相见恨晚,怎么转眼就相互嫌弃?如果刚刚认识的时候感觉最好,怎样才能回到最初?
俗话讲:难得糊涂!问题太多有时候是因为看的太明白,做的太多。偶尔模糊焦点,周围被忽略的闪光点都会重新耀眼。
面对老朋友,我们会不自觉的指点,不自觉的替对方做决定。自顾自的以为是为对方着想,却不知犯了人际关系的大忌。最初的我们不就是因为彼此留有空间,所以相处时自由自在吗? 最真挚的关怀应该是: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 人和人相处轻松的时候,任谁都会回到刚认识时那般美好。
我们渴望的最初,不过是那份什么都尽在掌握的安心。我们在抱怨别人仗着时间随意挥霍交情时,自己却时常忘记扮演的角色。不同场合的自己拥有不同的角色任务,我们已经混淆了身份,却埋怨别人扰乱了自己的生活。
明确朋友们的身份是维护关系的关键。 虽然我们不需要条条框框的人生,但我们需要有界限的生活。 梳理好自己的朋友圈,了解每个人出现在生命中的意义,该有的期望和不该有的奢望都会变得清晰明了。当大家在自己的身份岗上各司其职,你的抱怨和不理解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没有办法让时间倒流,但我们可以让心态回归!初见时心里默默记笔记一定要做到的那些事你还记得吗?试着用新朋友的标准来要求老朋。你会发现: 老朋友除了更关心你,更愿意为你付出之外,和新朋友并无差异。
越是交情深,越是要求高,其实老朋友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在感慨别人变了的时候,自己才是改变最多的那个人。把自己调整回最容易满足的状态,你的不满、你的遗憾都会随之消失。
究竟要做刚认识的新朋友,还是交往已经的老朋友,其实都在于你更愿意坚持哪个阶段的自己。人和人还是刚认识的时候好,那就做刚认识时的自己!让所有人都停留在刚认识的阶段,让自己停留在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就像E姐还是会和闺蜜和好如初一样,换个方式,人和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变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