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针灸
我导读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而取穴方法则是影响针灸是否能够快速起效的重要因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种不在病变部位取穴却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特殊方法。
针灸治病的方法丰富多彩,缪刺法和巨刺法是根据经络左右贯通的理论,选取病痛对侧的穴位进行针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选穴针刺方法。缪刺法刺其络脉,巨刺法刺其经脉。这两种方法应用得当,确能起到“病立已”“如食倾已”也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现代解剖学来看,人体的运动、感觉神经及听神经纤维都是对侧交叉支配的,也证实了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的正确性。
缪刺法 适用于病变部位在四肢络脉,邪气有闭塞不通、上下左右传注的特点,无内向传注的趋势,脉象无显著异常变化,多在患肢对侧井穴或病变对应部位刺络放血; 巨刺法 适用于病痛部位在身体任意部位,邪气位于经脉,病侧脉象无显著变化而健侧脉象异常或病侧还没复原、健侧脉象已出现异常者,多选健侧对应部位的经穴进行针刺。
1.巨刺法治疗肩周炎
赵某患肩周炎多年,左侧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但仍能坚持劳动。1998年4月份因劳累过度,肩关节疼痛加重,不能活动,不得已到卫生院找我治疗。我见其左侧肩关节疼痛拒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即在其右侧风池、肩井、肩髃、臂臑各扎了一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15分钟后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反复捻转针柄1分钟,然后再留针15分钟,捻转针柄5分钟后起针,患者当下就说左侧肩关节疼痛减轻,活动了活动肩关节,左手居然能摸着右侧耳朵了。在场的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感到惊讶。
按 这种针刺方法也叫缪刺法或巨刺法,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古老的针灸方法,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具体运用。据《黄帝内经》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针灸方法。认为十二经络在身体上交汇的腧穴,经脉气血都是相互流通的,如果你的左膝出现疼痛,时间一长,右膝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相对应的左膝关节、右肘关节也可能会出现不适,因此可以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人体的许多疾病尤其是风湿痹痛一类的病症都可以上下左右互相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够起到针到病除之效。
2.缪刺法治疗腰扭伤
陈某在搬运石头时不慎扭伤了腰,当时疼痛并不怎么严重,坚持到了收工。第二天早晨疼得起不了床,1990年4月11日家属邀我出诊。检查患者腰部无明显红肿,但左侧疼痛拒按,舌淡苔薄白,左手寸、关、尺无特异发现,右关脉弦紧。我就采取缪刺方法针患者右侧养老(手太阳小肠经之郄穴,善治急性腰疼)、委中(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善治腰疼),得气后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反复捻转针柄各5分钟,边捻转边让患者活动腰部,起针后患者就能下床活动了。
3.缪刺法治疗偏头痛
顾某患有偏头痛,痛起来难以忍受,自觉脑血管有搏动感,1999年3月31日求我治疗。当时患者偏头痛并未发作,舌脉也无特异发现,患者说疼痛部位在右侧,我就用三棱针在患者左侧的关冲(手少阳三焦经之井穴,善治头疼)、足窍阴(足少阳胆经之井穴,主治偏头痛)点刺出血,擦干净后再挤出一滴血液擦干,一直到挤不出血液为止,隔日针刺一次。治疗后第三天偏头痛发作过一次,但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可以忍受,治疗7次后偏头痛未再发作。
针灸临证经验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 健康 ,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中医临证发微,对针灸方法和穴位功效进行新探讨。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承岐口述,杨丽平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